接著,傑米說:“尊敬的先生,你看,為了買房子,我每個月要多賺75元才行。我明白,當你認為我值得加薪時一定會加,然而我現在很想多賺一點錢。公司的某些事情可能在周末做更好,你能否答應我在周末加班呢?有沒有這個可能呢?”
老板對於他的誠懇和雄心非常感動,真的找出許多事情讓他在周末加班工作10小時。
傑米夫婦終於歡歡喜喜地搬進了新房子。從傑米的故事中,你很容易看出:
第一,正是傑米的決心使他想出了各種辦法來實現他的心願;
第二,正由於他有了堅強的決心,他的信心便由此倍增,下一次決定什麼大事時會更容易、更順手;
第三,他因此而提高了全家的生活水準。倘若他一直拖延下去,直到所有的條件都擁有了,他就很可能永遠也買不起房子了。
故事三:席第創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席第進入美國郵政局的海關工作。
他起初很喜歡他的工作,但5年之後,他對工作上的各種限製、固定呆板的上下班時間。微薄的薪水以及靠年資升遷的死板人事製度(這使他升遷的機會很小)日益不滿。
他突然靈機一動。他已經學到許多貿易商所應擁有的專業知識,這是他在海關工作耳濡目染的結果。
為何不早一點出來,自己做禮品玩具的生意呢?
他認識許多貿易商,他們對這一行許多細節的了解不一定比他多。
然而,自從席第想創業以來,已過了10年了,直到今天他仍然規規矩矩地在海關上班。
為何會這樣呢?
因為他每一次準備放手一搏時,總有一些意外事讓使他停止。
如資金不夠、經濟不景氣、新嬰兒的誕生、對海關工作的一時留戀、貿易條款的種種限製以及許許多多數不勝數的理由,這些都是他一直拖拖拉拉的理由。
你很容易明白,這其實是他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被動的人”。他想等所有的條件都十全十美後再動手。由於實際情況與理想永遠不能相符,因此他就隻好一直拖下去了。
你必須立即行動起來
為了避免“萬事俱備以後才行動”所引起的重大損失,拿破侖·希爾的成功學讓你明白:
第一,盡可能預料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困難。每一個冒險都會帶來不少風險、困難與變化。
假如你從芝加哥開車到舊金山,一定要等到“沒有交通堵塞、汽車性能沒有任何問題、沒有惡劣天氣、沒有喝醉酒的司機、沒有任何類似意外”之後才出發,那麼你什麼時候才能夠出發呢?
顯而易見,你永遠也到不了舊金山的。
當你計劃到舊金山時,你可以先在地圖上選好行車路線,檢查一下車況並盡量考慮一下排除可能意外的辦法。這些都是出發前需要準備的事,但是即使這樣,你仍不可能完全消除一切的意外。
第二,發生困難時,要勇敢地麵對現實。
成功的人物並不是行動前就解決一切的問題,而是遭遇困難時能夠想辦法克服。
無論從事工商業、還是解決婚姻問題或任何活動,一遇到麻煩就要想辦法處理,正如碰到溝壑時就跨過去那般自然。
我們無論如何也買不到萬無一失的保險,因此必須要下定決心去實行你的計劃。
第三,立即行動起來。
五六年前,有個很有才氣的教授想寫一本傳記,專門研究“幾十年以前一個讓人議論紛紛的人物的軼事”。
這個主題既有趣又少見,很吸引人。這位教授知道得不少,文筆又很生動,這個計劃注定會替他贏得很大的成就、名譽與財。
一年後,拿破侖·希爾碰到他時無意中提到他那本書:“A先生,你的那本書是否快要大功告成了?”
“老天爺,我根本就沒寫!”他猶豫了一下,不得不說道。
他認真考慮了一下該如何解釋才好,最後終於又說道:“我實在太沒空了,總有許多更重要的任務要完成,因此自然沒有時間寫了。”
你自然能看明白,他這麼辯解,實際上就是要把這個計劃埋進墳墓裏。
他找出各種消極的想法。他已經想到寫書多麼累人,所以不想找麻煩。對於他來說,事情還沒做就已經想到不成功的理由了。
具體可行的創意的確很關鍵,你一定要有創造與改善任何事情的創意。
成功跟那些缺乏創意的人永遠無緣。
但是光有創意還遠遠不夠。那種能讓你獲得更多生意或簡化工作步驟的創意,隻有在真正實施時才有價值。
每天都有幾千人把自己辛苦得來的新構想放棄,由於他們不敢執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這些構想又會回來折磨他們。
為此,你應該記住:
1.切實執行你的創意,以便發揮它的價值,不管創意有多好,除非真正身體力行,否則永遠沒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