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
拿破侖·希爾的成功學已經告訴你,你的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腳下,你成功的機會就孕育在你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機會是處處存在的。
成功的訣竅就在於適時地發現機會,並正確地把握每一個可能的機會,或是“見縫插針”,或是“匡救一簣”,但無論怎樣,你都必須預先為此有所準備,無論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隻有這樣,你才能成功地抓住你的機遇。
在拿破侖·希爾看來,機會是有親和性的,它往往想和那些喜歡和它交朋友的人交朋友。隻有那些有著充分的心理準備和必要的物質準備的人,才可以成為機會的成功把握者。
馬克道厄爾是阿穆耳肥料工廠的廠長,他由一個速記員而走向自己事業的頂峰的原因,便是因為他能做非他分內所應做的工作。
馬克道厄爾最初是在一個懶惰的經理手下做事,那經理經常把事情推到自己手下職員的身上。他覺得馬克道厄爾是一個可以任意驅使的人,所以經常指使馬克道厄爾為自己幹事。
馬克道厄爾也總是那樣的服服帖帖,叫幹什麼就幹什麼。
然而,馬克道厄爾是一個非常心細的人,他在日常的生活中總是很注意觀察廠裏的各方麵的情況,特別是老板阿穆爾先生的個人喜好。
於是,機會終於來了。
有一次,他便叫馬克道厄爾替自己編一本阿穆爾先生前往歐洲時用的密碼電報書。
於是,這位經理的懶惰,終於讓馬克道厄爾擁有了做事的機會。
一般人編電碼都是隨便編幾張紙就算了事,馬克道厄爾卻不同,他是將這些電碼編成了一本小小的書,用打字機很清楚地打出來,然後好好地用膠裝訂著。
電報密碼書做好之後,便交給了老板阿穆耳先生。
阿穆耳先生認真地看了看電報密碼本,然後說:“這大概不是你做的。”
經理隻好戰戰栗要地回答:“是……馬克道厄爾……”阿穆爾先生立即命令:“你叫他到我這裏來。”馬克道厄到辦公室來了。
阿穆耳說:“小夥子,你如何把我的電報做成這樣子的呢?”
馬克道厄爾答道:“我想這樣你用起來方便些。”
幾天後,馬克道厄爾便在廠裏獨自擁有了一間辦公室。
又過了幾天,他便代替自己的頂頭上司也即那位經理的職位了。
從馬克道厄爾不大成功中,你很容易看出,倘若他當初不有所準備,沒有他平日裏細心的觀察,他是不會有如此女的成功的。
著名的房地產經紀人戴約瑟的成功經曆也能消說明這一問題。
14歲的時候,戴約瑟還僅僅是一家貨貿公司聽差的頸子,當時,他認為,自己要做一個售貨員那簡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這卻是他極想做的。
但正因為他非常想做一個售貨員,因此他總是十分細心地觀察公司裏來來往往的顧客,他們的一切言行.尤其賽個司上下進貨供貨的流程安排,而且還不時地詢問。
於是,機會終於也降臨到了他的身上。
一天下午,從芝加哥來了一位大主顧。
這天正是7月3日,主顧必須於7月5日動身前往歐洲,但他在動身之前需要訂一批貨。這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辦好,但第二天正是國慶日,當然是放假的日子。
按照一般訂貨的程序,主顧先把各色貨樣看過,接著選定他所想要的貨。售貨員再把所訂的一卷一卷的貨單拿出來檢查一遍。
於是,店家答應第二天有一個店員來為這位不容易得的大主顧辦理一切。
但是誰也沒料到,這位店員卻推托說他的父親非常愛國,絕不肯叫他把國慶日這樣賣掉了。這當然是一種推托之辭。他真正的原因是想看球賽。
後來,當戴約瑟已經是一位很著名的房地產經紀人時,他在一次和年輕營銷人員的談話中說到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成功的經曆時,好象仍是那樣的回味無窮,他說:
“我告訴那個店員說我願意代替他做,最後我成功了。到17歲的時候,我便是一個售貨員了。”
從這個故事中,你很容易看出,對於一個夢想成功的人來說,見縫插針而又不打無準備之仗的關鍵性。
大概40年前,在底特律一個春天的傍晚,有一個青年人進入底特律的克利夫蘭輪船公司的行李房裏,向一個行李經理愛爾蘭人自告奮勇提供幫忙,以至弄得那個愛爾蘭人莫名其妙。
那愛爾蘭人說道:“你說你要幫助我,然而不要錢?”
此時那個青年已經把衣服脫下來,似乎老手的樣子,丟在箱子旁邊。
他笑著答說:“我是新來的導遊,我是想來看看這條航線的行李是如何處理的。”
“但是,夥計,”那個愛爾蘭人更覺得驚訝地說,“現在已過了7點,你休息的時候應是5點半鍾,而公司方麵在上班外的時間是不會給你錢的,不管你把手弄得多麼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