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這一次下定決心了。她接著說:“我們想要存錢已經想了好幾年,一直認為省不下,才一直沒有儲蓄,從現開始要認為我們可以儲蓄。我今天看到一個廣告說:如果每年存11美元,15年以後就有18000美元,外加6600美元的利息。廣告又說:‘先存錢,再花錢’比‘先花錢,再存錢’容易得多。一旦你真想儲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來,不可移作他用。我們說不定要靠餅幹和牛奶過到月底,隻要我們真的那麼做,我們一定能夠辦到的。”
比爾夫婦為了存錢,起先幾個月自然吃盡了苦頭,他們盡量節省,才留出這筆預算。
現在,他們認為:存錢跟花錢一樣好玩。
想不想寫信給一位朋友?倘若想,你現在就該去寫。
是否有想到一個對於生意大有幫助的計劃?如果想到了,你馬上就該去實行。
時刻記著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話:“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今日事,今日畢。”
今日的事萬萬不要拖到明日,要知道: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倘若你一刻也不忘記“現在”,就會完成許多事情;如果常想“將來有一天”或“將來什麼時候”,那就將一事無成。
精神散漫將使你一事無成
你肯定很了解大學生怎樣準備功課。
例如湯姆的計劃就很好,他打算留一個晚上集中精力看點比較費腦筋的書。
然而他又是怎麼做的呢?
他準備7點開始看書,但是由於晚飯吃得太多,想要看電視消遣消遣。
他本來隻想看一點點,誰料節目太精彩,隻好繼續看完,這時已經過了兩個小時。9點的時候剛想坐下看書,他卻又折回來給女朋友打個電話聊聊,又花了40分鍾(他還不至於整天情話綿綿)。
這時他又接了一個電話,花了20分鍾。
當他走到書桌旁時,忽然看到有人打乒乓球,他不禁一時手癢。於是,他又打了1個小時的乒乓球。
打完球後,他已經全身是汗,就去衝洗一番。接著,他又有點疲倦,覺得應該小睡片刻。
同時,因為打球和淋浴後,他又感覺到有點餓了,所以還要吃點宵夜。
這個原準備用功的晚上馬上就過去了,最後在半夜1點鍾湯姆才打開書來。
但這時他已經看不下去了,隻好投降,蒙頭大睡。
第二天早上他對教授說:“我渴望你再給我一次補考的機會,我真的非常用功,為了這次考試,我昨天晚上看書看到半夜兩點多呢!”
“湯姆的做法很壞,因為他浪費的時間太多。”
象湯姆那樣患有“過度準備症”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我們還可以找出不少例子。如推銷員、主管、工人、家庭主婦等,他們總是磨了半天以後才想幹點正事。他們經常采用的準備功夫包括閑談、喝咖啡、削鉛筆、閱讀書報、處理私事、清理文具、看電視以及其他幾十種小事。
拿破侖·希爾的成功學有一個辦法能夠使你戒掉這個毛病。
那就是:不斷地命令你自己說:“我現在很好,馬上可以動手,再拖下去就完蛋了。我應當把全部時間和精力用在正事上。”
一家機械公司的主管的體會是這樣的:“我們這一行最迫切需要的,”他說,“就是想辦法增加‘能想又能做的人’。我們的生產與行銷體係中,沒有一件事是不能改進的,也就是說都可以做得更好。我可沒有說目前大家做得不好,我們確實很努力。然而象所有進步的大公司一樣,我們也很需要新產品。新市場以及新的辦事程序,這要靠積極主動又能幹的人來推動,這些人都是責任最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