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杜絕消極的因素(7)(2 / 3)

其實,任何人在生命的初期對美都有著那種天然的感知,可是,這種對美的本能熱愛要有後天的培養作支撐,否則它就會逐漸退化。無論是貧民的孩子,還是富豪的孩子,他們對美的渴望和追求都是同樣強烈的。雅各布·裏斯說:“窮人精神上的饑渴和對美的渴求比他們生理上的饑餓和對食品的渴望更為強烈,更難滿足。”

裏斯先生常常竭盡所能從他在長島的家中帶一些嬌豔的鮮花給居住在紐約桑樹街上的“窮人們”。他說:“他們在離開渡口不到半個街區的地方追上來,緊接著一群尖叫的孩子攔住了我的去路,他們喊叫著要求我把鮮花送給他們。在他們每人拿到一枝鮮花之前,我的腳步無法再挪動了。當他們如願以償地拿到鮮花後,就立刻離開了。每個人都以極其警惕的目光保護著自己的花朵,直到找到他們認為安全可靠的地方之後,他們才心滿意足地駐足欣賞自己的勝利果實。接著,他們就會在第二次時帶上其他的孩子,包括大一點、強壯的孩子或羸弱瘦小的孩子,希望他們也能夠如願以償地得到一份。而所有的孩子在看到那些來自原野的嬌嫩的鮮花時,無不瞪大眼睛,放射出企盼的目光,因為他們從未見過這樣嬌美的東西。通常情況下,越幼小的孩子,精神上越貧窮,所以他們對花的渴望就更加強烈,於是,麵對如此童稚的心靈,我手中的鮮花是不會拒絕給他們的。”

“由此,我突然意識到,我從前的認識是如此的膚淺,事實上還存在一種比生理上的饑渴更加嚴重的饑渴。熱愛美以及美好的事物是每一個孩子神聖的自然天性。他們對美的熱愛影響著他們稚嫩的心靈。當他們尖叫著要求得到鮮花的時候,他們實際上是在以這種唯一可能的形式努力地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任由貧民窟以它的醜陋、齷齪、愚昧扼殺孩子們對美的向往和追求,那麼我們實際上是在扭曲他們的心靈。一個人可以光有偉岸的身軀而沒有健全的靈魂,但是,作為一個母親,作為一個公民,他們對國家毫無價值,他們隻會將貧民窟齷齪的印記留給整個社會。”

“在此後的這段日子裏,我們去貧民窟為他們修建房屋,教育母親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更加漂亮。我們還將孩子們召集起來,送他們去幼兒園,將美麗的圖片掛在學校裏。在原來肮髒齷齪的角隅裏,我們修建起了花園般寬敞的學校和公共建築,還在空地上種植了絢爛多彩的鮮花和碧綠的草坪,現在那裏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孩子們在我們的教育下茁壯地成長,他們的生活變得無比幸福和美好。我們在努力地除舊迎新,竭盡全力地為未來清除障礙,因為公民的這種損失是任何社會都無法承受的,就算是美利堅合眾國也不能長久地承受。我們在清償由於漫不經心而欠下的債務,再也沒有比從事這項事業更有意義的事了。”

許多貧窮的孩子生活在紐約的貧民窟中,他們執著地追求著各種形式的美。而那些富有的人能夠輕而易舉地走進你的畫室,並搬走最珍貴的作品,可是你卻永遠不可能從他們身上發現美、發掘美,因為他們對美的細微敏銳的感覺,他們的審美能力,早就消失在了貪得無厭的追逐金錢的過程中了。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裏,在我們的周圍,充斥著許多美好的事物,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沒有培養起覺察它們的能力。生活的美無處不在,但是我們卻無法發現它,其原因就在於我們的眼睛沒有接受過相應的訓練,我們還缺乏敏銳的審美能力。我們就象那個站在偉大的藝術家特納旁邊的女士,當她在欣賞藝術家特納最精美的一幅風景畫時,驚訝地喊道:“啊!特納先生,我在大自然中怎麼看不到你在作品中所描繪的風景呢?”“你從未看到過嗎,夫人?”特納反問道。

好好想想吧!我們在貪婪、瘋狂、癡迷,有違常理地追逐金錢的過程中,失去了多少生活中最珍貴的東西啊!我不希望象羅斯金那樣在恢弘壯麗的日落中領略真正的美,或者象特納那樣發現大自然中的絕妙風景嗎?難道你不想讓你的生活充盈著更多的美,而不是在追逐生活中庸俗的目標時任由你的審美能力日漸退化,你優雅的本能漸漸萎縮,你的天性變得粗俗不堪嗎?難道你不渴望平靜舒適的生活,而不是讓你的本能中獸性的一麵更加恣意妄為,每天絞盡腦汁計算著怎樣從他人那裏獲得更多的好處,怎樣賺取更多的金錢嗎?有許多人非常幸運,他們接受過美的熏陶,能夠覺察美、欣賞美,他們所擁有的財富是任何外力都無法剝奪的。然而,隻要在年輕時代就著力培養有助於自己成為一個睿智的人的優良品質,任何人都會擁有這種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