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垃圾袋實名製”可行嗎?(1 / 1)

“垃圾袋實名製”可行嗎?

言論

事件

中國很多城市都麵臨“垃圾圍城”的難題,近日,廣州宣布試行“垃圾袋實名製”。分類垃圾袋上將印上居民的住宅地段號和房號,根據此標誌,可以追查垃圾投放的源頭。每個家庭每月可免費獲得一定數量垃圾袋,如果用完則需自行購買。

廣州垃圾分類處理的路線和管理都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全市人民的行動。

——廣州市市長陳建華

我認為在被垃圾包圍的城市,嚴格的垃圾投放規則,不是多此一舉,而是形勢所逼。

——網友

“垃圾袋實名製”盡管有些別扭,卻是切實可行的。怕自己麻煩,就不管社會的麻煩,這是中國傳統中的老毛病,垃圾處理的水平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城市文明發展的水平。

——廈門大學人口研究所鄭啟五

倘若真的“垃圾袋實名製”,那如果鄰居的垃圾袋用完了,想找你借一下,你是該借還是不借呢?你會不會怕因為實名,而要替對方擔起某些風險?這時的你,難道還要對方寫份保證書?

——某時尚雜誌記者安城

實名製不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政府應該尋找更多元化的方法解決垃圾問題。居民垃圾袋中可能有信封、包裝材料等包含個人信息的東西,“垃圾袋實名製”不利於保護居民的個人隱私,政府應該利用自身各種資源更高效地對垃圾進行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

專用垃圾袋比普通垃圾袋的成本高,這筆花費由市民直接承擔,這不是轉嫁成本嗎?為何不能讓垃圾分類多點動力,少點壓力?

——網友

這項改革的成敗係於監管。如果有人不用這種“實名製”垃圾袋裝垃圾,而是另外用普通垃圾袋扔垃圾,恰好又沒人監管,則這個製度最終會不了了之,實行不下去。

——環保人士櫻桃白

“強製”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習慣。在台灣,倒垃圾要用政府發的垃圾袋子,想多用得花錢買,每家每戶都是自己動手分類,沒有清潔工會幫你分,你不按照要求做,垃圾就沒人幫你運。

——慈濟會戶外活動組長趙令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