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檢背後的政治動機
盡管蘇哈強調屍檢不包含政治目的,但是日前阿拉法特的經濟顧問拉希德在接受采訪時,批評巴勒斯坦領導人及其子女的貪汙腐敗行為,而巴勒斯坦法庭則以貪汙罪缺席判處拉希德15年監禁。在巴勒斯坦領導層內部陷入醜聞之際宣布對阿拉法特進行屍檢,自然會引起人們的諸多猜測。據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選擇在這個時機拋出阿拉法特屍檢一事,實際上是阿拉法特遺老派對於當權的阿巴斯等人的一次反擊,希望借此激起巴勒斯坦民眾的憤怒,迫使現任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下台。
事實上,阿拉法特去世之後,在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領導層內部,就一直存在著遺老派和當權派之間的鬥爭。時至今日,遺老派在鬥爭當中遭到慘敗,其中前巴勒斯坦高級安全顧問達赫蘭被以走私武器的罪名從法塔赫開除黨籍,而拉希德則被判處監禁。對此,拉希德在接受卡塔爾半島電視台采訪時,就曾經表示要揭開巴民族權力機構內部的“黑幕”。因此,如果屍檢結果真的顯示阿拉法特死於毒殺,就為拉希德等人找到了攻擊阿巴斯的借口,從而對阿巴斯等當權派形成政治壓力。
在巴勒斯坦外部,美國和卡塔爾的作用也不可小視。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卡塔爾的半島電視台最先提出了阿拉法特的“釙中毒說”,才導致蘇哈將其遺物送到瑞典進行檢測。一些巴勒斯坦分析人士認為,正是由於有美國和卡塔爾的安全機構介入,半島電視台才能獲知這一消息,因此卡塔爾及其盟國美國是整個事件的幕後指使者。卡塔爾這樣做的目的是想進一步證明其在中東地區的重要地位。對於美國而言,這樣做則是向巴勒斯坦當權派施加壓力,迫使後者在巴以談判中做出讓步。
對於以色列而言,對阿拉法特進行驗屍也絕非是一個好消息。目前巴以關係仍然非常脆弱,雙方維持在不戰不和的狀態,小型摩擦和衝突也時有發生。如果有證據能夠表明阿拉法特是被以色列毒害致死的話,那麼就可能會引起巴勒斯坦民眾,特別是激進派的強烈反以情緒,從而再次掀起巴以對抗的高潮。當前的中東局勢比較複雜,除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矛盾之外,巴勒斯坦內部各派別也存在著矛盾,而阿拉法特的死因則成為各方借以攻擊對方的一個緣由。阿拉法特的死因也許會成為中東局勢的一個轉折點,屍檢的結果將會左右未來巴以關係的發展。
當然,當前對於阿拉法特的死因仍然是撲朔迷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釙的半衰期僅僅為138天,也就是說,每過138天,能檢測出的釙的含量就會減半。阿拉法特去世已經將近8年,而在其遺物中還檢測出了超乎尋常高的釙,其來源本身就是值得懷疑的。對於巴勒斯坦民眾而言,他們固然關心這位前領導人的死因,但是更關心自身的生活和巴以局勢在未來的發展。因此有分析指出,像基本的民生這類問題才是巴勒斯坦的民眾目前最為關心的。
【責任編輯】林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