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而不宣的再包裝者
坐落於廣東珠海的開發園區內,一家標牌廣告異常低調的樂器公司與其他企業共用著一棟辦公樓。相較於開發區中各家企業在廠房、門楣上的廠名大字,這家公司的低調顯得有些格格不入。而它正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二手琴翻新批發公司——珠海市XX樂器有限公司。
記者以采購二手琴的業務員身份與公司負責人進行了會麵。在參觀洽談的過程中記者看到,在公司上下多層的結構中,設有二手琴展示區和翻新工廠車間,其廠區規模甚至大於國內不少專業從事一手琴的鋼琴廠商。
陳列區中主要擺放的都是日本YAMAHA牌的中高端鋼琴。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個品牌不同型號的鋼琴定價均不同,成分新舊的差異在批發銷售過程中會對其定價產生直接影響。
據悉,XX樂器公司每年進口數千台日本廢棄鋼琴,每個月都要進貨,其中多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產的鋼琴為主。而出廠年份和通關成本與批發的價格直接掛鉤。由於日本很多鋼琴的回收本身是免費的,翻新廠商麵臨的成本主要是進口過程中的倉儲、運輸和人工費用。
“其中尤以YAMAHA中低端的二手鋼琴賣得非常好,我們這邊出廠批發價一般在15000之內,而到了琴行這個價格通常已是漲到三五倍了。”
與傳統正規經營的一手琴銷售不同,XX樂器公司在對翻新鋼琴的批發中沒有任何書麵的價目表,隻對客戶選定的型號進行報價。更為“謹慎”的是,公司對外宣稱透明過硬的鋼琴翻修流水線、進口報關單據也都不輕易對外展示。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在整個日本境內都有回收鋼琴出口到中國的生意,東京、濱鬆、橫濱等地尤其多,公司和這些日本收琴的公司都是長期的合作。不過琴源的質量保障很難說,有些鋼琴本身都受潮或泡過水了,使得內部都生鏽了,一些二手琴翻新廠還依然重新進行翻新後對外銷售。
“國內現在大部分的都是貿易型的二手琴販子,屬於拿回來把鋼琴擦一擦就再賣出去的那種。”
有業內專業鋼琴技師向記者還原了鋼琴翻新的過程。翻新主要指將舊油漆刮掉,重新上漆;更換高音纏弦;擦亮、去鏽低音弦;鐵板見新;音板擦淨;更換琴鍵呢氈、榔頭、音頭呢、鍵盤呢。全部項目修理完成以後再行出售。出售時,標以“翻新琴”標誌的鋼琴,其外觀可以說與新琴幾乎一樣,有亂真之感。
而一般翻新工廠很少能完整將上述工序全部完成,通常隻是在鋼琴進口到工廠後,將鋼琴重新分拆以更換內部損壞的用料,比如琴弦有生鏽的就得除鏽,低音區常常沒有音的那些音弦進行修理,然後再對油漆磨損的地方進行重新拋光噴漆。
前述負責人透露:“我們翻新廠有近一百個工人在流水線操作這個事情。大廠翻新一台鋼琴的人工物料各方麵成本就要三四千,年份越久的琴維修費用越貴,而新琴的進貨成本更高一些,這部分與加價肯定是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
然而翻新廠商隨意提價的背後,消費者卻沒有任何質量問責的保障。琴行購買了二手琴之後,這些控製二手鋼琴貨源的翻新廠商基本不會給他們相關衛生檢驗和進口的證書。
“雖然二手琴翻新後遇到最多的就是琴鍵按下去不起來這樣的問題,但這也是購買二手琴必須自己承擔的一部分風險。”按照這位負責人的介紹,國內稍微成規模一些的二手琴翻新,維修產品用料也都是把原裝零件換為國產,一旦出了翻新工廠大門後便不再對產品任何質量維修進行負責。
調律師協會會長金先彬曾表示,目前國內鋼琴翻新工藝很高,加上有些鋼琴製造企業在產品編號處理上采用塗改違規操作以及鋼琴內部零配件翻新的工藝,有的幾乎可和新琴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甚至使用年久的鋼琴音板、琴弦都可以重新翻新處理。而將線軸利用鑽頭進行打磨處理後,與新線軸也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狀態。明顯的舊琴特征,有些鋼琴製造企業可以將這些痕跡輕鬆抹去。
如今,這家二手鋼琴翻新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公司從日本訂琴到進口、翻新交付,要三個月的周期才能完成。而源源不斷的訂單已經讓全國銷售二手鋼琴的琴行需要排隊等貨。
更讓人震驚的是,如YAMAHA這樣日本知名的鋼琴廠商,在此產業鏈上扮演的角色也相當曖昧不明。
根據上述負責人介紹,YAMAHA多次前來與其商談合作,明年可能會啟動二手琴的翻新銷售。龍門樂器甚至都未讓YAMAHA實地參觀其二手翻新車間,YAMAHA便初步確定了這樁買賣。“畢竟二手琴確實非常紅火,在中國市場流通的YAMAHA二手鋼琴都比其一手鋼琴的銷售要多,公司自然引起重視了。”
“YAMAHA公司準備自己回收二手琴後給我們做翻修,收進來以後翻新再賣到別的國家去。這種公司層麵希望翻新重新賣的例子很多,我國台灣、香港地區的鋼琴公司也有接觸。”
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甄別二手琴好壞的難度可謂難上加難。遺憾的是,長久以來行業內一大潛規則一直未被本土消費者所知曉。
曆史空白的鋼琴們
從二手琴進入中國轉入翻新後的批發環節開始,這些鋼琴的曆史便被一並抹去。無從追溯的衛生與環保問題也使得購買後的消費者承擔了相當程度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