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劉強東:2013年電商總結及2014年電商預測
人文
2103年即將過去,劉強東感慨頗多,而對於即將到來的2014年,劉強東則躊躇滿誌。對於2013年,劉強東認為最大的啟發是發現移動端本身並不足以單獨構成一個新興互聯網入口。如果沒有後台強有力的支持,移動互聯網就很難將流量轉化為真正的商業價值。
而對於2014年或者不遠的將來,劉強東堅定地認為來自移動端的購物需求占據主導地位,隻是一個時間問題。而移動互聯網+產品設計+數據挖掘+雲計算平台,將極大地擴展我們對用戶體驗的認知。誰能創造性地應用移動的威力,誰就有可能掌握贏得下一場革命的“密碼”。
即將過去的2013年,對於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從業者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年。
繼2012年,中國網絡零售額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大關之後,在這一年,中國又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商市場。根據國際谘詢機構貝恩的預測,中國網購市場有望保持32%的年均增速,到2015年規模將達3.3萬億元。而艾瑞谘詢則預計中國市場2013年全年增長有望達到42%,到2016年網購市場規模將超過3.6萬億元。
中國有接近6億的網民,是全世界網民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們電商發展最重要的土壤,也是我們最大的幸運。加上中國整體經濟仍然長期向好,在可以預期的未來,中國第一電商大國的地位應不會動搖。
當然,網購市場規模爆炸式的成長,也得益於整個行業的不斷創新。包括京東、阿裏在內的眾多電商企業,在過去十年中,始終致力於為中國網購用戶提供全世界最好的網購服務。如京東於2010年首創的“211”限時達服務(上午11點前下單當日送達,晚上11點前下單次日15點送達),已經成為全球電商行業的配送服務標杆,極大地釋放了在線購買力。阿裏在線支付方麵的創新,也是有目共睹的。
大格局已定,移動未定
2013年,對於京東來說也同樣意義深遠。公司不僅順利換標,注冊用戶也突破一個億大關,交易額將首次突破千億元人民幣,在成立十周年之際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在體量越來越龐大的情況下,京東仍然保持了兩倍於行業整體的增長速度。在這一年,我們也完成了企業價值觀的重新梳理,人才梯隊的打造和管理體係的完善,為京東第二個十年的揚帆遠航做好準備,也注入了新的動力。
隨著中國在電商市場完成對美國的超越,早期的超高速增長階段也將落下帷幕,競爭格局亦在悄然發生變化。一個顯著特征,就是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高:在中國B2C市場,前五名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了75%;而在自營式B2C市場,京東一家的市場份額就超過了43.9%(2013年第二季度艾瑞數據),超過了第二名到第九名的總和。對於後來者而言,經營環境更加困難,甚至麵臨邊緣化、徹底出局的危險。因為隨著銷售規模和訂單量的增加,領先者單均營銷費用、物流費用等都在不斷下降,係統、產品、價格以及服務方麵的優勢則進一步得到優化,規模經濟效益逐步顯現出來。在現有的格局下,打造一個全新電商平台的時間窗口,基本上已經關閉。
除了市場份額之外,我們其實還能看到競爭正逐步深入到整個供應鏈乃至生態。多數電商僅覆蓋了供應鏈體係中的某幾個環節。如何與品牌商、製造商、經銷商之間協作,提高整體供應鏈的效率,將決定著企業持久的價格競爭力。因此,2013年,各主要電商都在平台建設上發力。2013年 ,京東召開了首屆開放平台合作夥伴大會,並明確了自營和開放平台並重的整體戰略。以龐大的自建物流體係為支撐,京東正在雙管齊下,幫助整個電商行業打通供應鏈的瓶頸,建立一個開放競爭的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