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認可促進世界貿易
國際經貿
作者:姚萍
摘 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自2003年頒布實施以來,在規範貿易秩序、保護人民利益方麵堅定地走過了十個年頭。認證認可的突出特點是國際通行、社會通用,通過廣泛建立行業采信、區域協作、國際互認等機製,成為貿易各方傳遞信任的橋梁紐帶。
關鍵詞:認證認可 貿易 技術
經濟全球化和市場一體化呼喚貿易成本的降低、時間的縮短、壁壘的減少、效率的提高。而作為質量和貿易發展基礎之一的認證認可,發揮著其傳遞信任、服務發展的本質作用,通過建立認證認可國際機製,開展國際互認合作來減少技術性貿易壁壘,促進世界貿易發展。認證認可在證明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符合性、增強貿易利益相關方之間的信任度、提高貿易自由流通程度的同時,更能為貿易自由與便利作出積極貢獻。認證認可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強化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提升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促進相關產業的優化升級
1.通過認證認可,提高的客戶滿意度,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
認證認可強調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明確公司通過各種手段去獲取和理解顧客的要求,通過體係中各個過程的運作滿足顧客要求甚至超越顧客要求,並通過顧客滿意的測量來獲取顧客滿意程序的感受,以不斷提高公司在顧客心中的地位。對於客戶來說,通過認證認可是公司品牌和能力的象征,潛在地增強客戶的滿意度和信任度,有利於公司開拓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認證有助於企業了解目標市場的技術要求,從而為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與安全性,以及提供符合法規要求的售後服務提供依據,並能夠推動出口企業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的檔次與附加值。
認證證書是國際通行證,為產品出口創造更多的商機,可以提高企業知名度和信譽。持有認證證書的企業,其質量保證體係是可信可靠的,運作中無需重複審核工作,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在行業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利用國際化的技術和信息優勢給國內客戶提供最大限度的增值服務,事實證明,服務和引導國內客戶實現技術轉型、突破國外技術壁壘、開拓新興市場,是在當前產能過剩的背景下,保持出口利潤增長的一條良好途徑。
2.“有體係才能接到品牌單”現象明顯,認證行為成為貼牌加工企業生存基石
服裝、鞋類製造屬勞動密集型產業,且大多為貼牌加工,無自主品牌,產品附加值低,對客戶的依賴性強。近年,因雇傭工人薪酬增加,加之國外貿易技術壁壘不斷升級,產品技術及質量安全要求日益苛刻,出口成本嚴重攀升,生產企業利潤空間急劇縮減。在成本上升和貿易壁壘高築的雙重製約下,我國服裝鞋類產品低成本優勢正在逐步消退。不少品牌客戶把目光投向了勞動力廉價的越南、菲律賓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企業的訂單數量減少勢頭明顯。但上述國家的服裝鞋類生產企業因尚未形成成熟且較為完善的質量管理製度、環境管理製度乃至職業健康管理製度,企業本身抗風險能力差,故而貼牌加工的品牌服裝鞋類生產市場向東南亞轉移仍然受到一定程度地限製。而江蘇地區很多服裝鞋類企業有ISO9001甚至ISO14001管理體係,品牌客戶在考察企業生產能力、質量保證等前提下生成訂單,因此,可以說認證認可行為是企業生存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