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商業原則

商業研究

作者:黃國雄

中國商貿流通業進入轉變方式的曆史性階段,多重壓力、多方挑戰。生存靠自己,發展靠創新,競爭靠自身的素質和實力。而堅持商業原則正是這種素質和實力的具體表現。

做事有原則,做人有原則,經商也有原則:沒有原則就不能規範,沒有原則就沒有共同語言,也就失去了合作基礎;爾虞我詐、靠欺詐過日子、靠做假謀利益,唯利是圖,不是商業本質的要求。在商業社會裏一切經濟行為都要遵守商業原則,這是商業存在並得到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客觀上存在一種信譽紅利,以情感人,以誠取勝,它是在同等條件下,以堅持商業原則為核心的企業良好形象所能帶來的額外收益,我把它叫做信譽紅利。也就是企業的自身形象。信譽是無形的資產,是長期起作用的無價之寶。它是以遵循市場規律、堅持商業原則、塑造自身品牌的戰略性措施。

什麼是商業原則?它是一切經商的法人和自然人都必須具有的基本理念、職業操守和處事哲學。從商品生產到商品經濟,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幾千年的社會發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不同的條件下,都對商業發展由不認識到認識,由不了解到了解的過程,特別是在我國特定條件下,都存在著一個觀念性和製度性的原因,都推行和采取種種重本輕末,輕商、抑商、滅商等政策,這就限製了商業的發展,剝奪了商人的種種權利。尤其是在極左盛行時期,還作為資本主義複辟的勢力,加以打擊和排斥。抑製中生存、冷眼中掙紮,無一幸免。但是,作為時代的要求,曆史的發展,隻有遵循商業原則的商人、商業資本和商業產業,仍然頑固地生存,掙紮著存在,並得到穩步的發展,終於迎來了今天的商業社會,在大浪淘沙中一切非商行為、一切不遵守商業原則和商業道德的行為,在短暫風光過後都被曆史所淘汰,隻有堅持商業原則、合法經商的企業才能得到生存、發展,成為今天社會精英和經濟發展的支柱。

商業原則有多種表述,但其實就是“自由讓渡、等價交換、真誠合作、互利互贏”。自主是基礎,互信是條件,雙贏是目的。這是市場經濟內在的要求,商業行為本質的表現。隻有自主,才會互信,才能建立真誠的合作;隻有自主,才有選擇,才能擇優尋找合作的夥伴,才能維護自由的合法權利,達到互利互贏的目的;隻有自主,才能保持穩定持久和良好的交易關係、產銷關係和店群關係;才能樹立良好的商業形象,促進商業健康發展。強賣強買,雙方處於不平等的地位,甚至造成一方對另一方利益的侵犯,急功近利、一錘子買賣,能騙就騙,能哄就哄,“毒生薑”、“地溝油”、“毒奶粉”、“豆腐渣工程”,一切弄虛作假、以次充優、以劣裝好,賣假販假售假的行為,不僅違背商業原則,而且也喪失作為商人的起碼道德和職業操作。

市場始終存在著潛規則:“強者發展、適者生存、弱者掙紮、逆者淘汰”,強在哪裏?強在能遵循商業原則,能有一批穩定的合作者和忠實的消費者,強在其他員工都能堅持商業原則,誠信興業,合作共贏;強在企業在市場上有良好的形象,有無形資產;強在它不僅降低成本,贏得正常利潤,還能獲得信譽紅利。

落實和堅持商業原則要樹立一個基本觀念,即商業是利他經濟,它是以服務存在、為服務而發展,它要贏利、它要發展,但必需以利他為前提、以利他為手段,通過為社會、為他人提供有效的商品、有益的服務,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才能達到利己的目的,在實現商品價值、滿足社會需要的前提下,實現企業的社會價值,獲得合理的有償商業利潤。服務是它的本性,服務是它的職責、服務是它的價值。任何一種商業活動、任何一種商品交易,隻利己不利他,甚至以損人利己為目的,采取投機取巧的手段而獲取利潤都是非法收入,都是違背商業原則的違法行為,結果都將會以失敗而告終。

在商言商,言的是商業原則,言的是生財有道,言的是利他行為,言的是服務精神,而不是弄虛作假,巧取豪奪,欺行霸市,唯利是圖。而作為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商業行為,更應具有以人為本、服務第一的精神,肩負著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的雙重任務,在完成分工,實現企業價值的基礎上,實現企業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