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降低我國物流成本問題及其建議
物流平台
物流費用與物流成本是一對相似但並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物流費用是絕對值概念,單就物流費用總額觀察,美國一年的物流費用比中國還高;而物流成本是相對值概念,其含義是物流費用的投入與經濟產出之比。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就屬於物流成本範疇。另外,從會計學角度看,物流費用並不包括物流活動中的流轉稅收(營業稅或增值稅),而物流成本則是物流費用與流轉稅收的總和。正是出於以上原因,我們主張用“降低物流成本”替代“降低物流費用”,一來是為了使用概念更加準確,二來是為了把政府稅收也納入考察範圍之內。
一、我國物流發展中與成本有關的幾個現象
1.物流總額規模大、增速快於GDP
據測算,從1991年以來,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年均增長21.4%,平均每年高於GDP增速達5.1個百分點。近幾年,物流總額相當於GDP的倍數也是逐年增加的走勢,2010-2012年,社會物流總額分別是當年GDP的3.15倍,3.35倍和3.41倍。這既表明物流的活躍度不斷提高,也意味著每生產1個單位的GDP,需要有更多價值的商品參與到物流活動當中。
2.工業品物流額占物流總額的份額極大,且占比持續上升
2012年,工業品物流額162萬億元,占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為91.4%,比1991年提高了13.9個百分點。這個指標表明,工業品物流應作為降低我國物流成本的重點領域,如果再與相關數據聯係起來分析,對這個問題會看得更加清楚。2012年,我國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6.8%,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合計占53.2%。這意味著同樣創造一個單位的GDP,工業使用的物流數量要大得多,而物流費用總是與物流量呈現正比關係。
3.貨運周轉量增速快於貨運量增速,公路運輸占主導
1991年以來,我國貨運量年均增長7.0%,而貨物周轉量年均增長8.8%,貨物周轉量增速高於貨運量增速,預示著貨物的平均運輸距離增加。2012年,公路貨運量占貨運總量的77.95%,鐵路貨運量僅占貨運總量的9.45%,水路貨運量所占比重比鐵路更低。眾所周知,水運每噸公裏費用最低,鐵路運輸略高,而公路每噸公裏運費是鐵路的6倍。顯然,以公路為主導的運輸結構在提高運輸便利性的同時,也使物流的經濟性有所降低。
4.社會物流總成本明顯偏高,結構亦不合理
一是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過高。2012年社會物流總費用9.4萬億元,約為GDP的18%,雖較1991年下降6個百分點,但比世界平均水平仍高出6.5個百分點,不要說同美歐日等發達國家比,就是與其他金磚國家相比也屬偏高,如高於印度、巴西6個百分點左右。二是社會物流總費用的增速明顯高於GDP的增速。1991年以來,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年均增長率為14.8%,明顯高於同期GDP年均增長率10.7%,表明每創造1元GDP的物流費用在增大,邊際物流成本在上升。三是我國物流管理費用比重過高。以2011年為例,社會物流總費用中運輸費用占52.38%,保管費用占34.52%,管理費用占13.1%;而美國上述數據分別為62.97%、32.66%、4.37%。這組對比數字說明,美國物流用於生產經營上的費用(保管、運輸)占95%強,而我國隻占87%左右,中國在物流管理上耗費了大量費用,在物流總費用中的占比竟是美國的三倍。顯而易見,降低非生產性管理費用的比重,應是降低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的又一個重要切入點。
二、導致我國社會物流成本偏高的因素分析
1.經濟發展階段和粗放型增長模式使然
我國經濟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從產業結構看,不僅工業比重高,而且需大量運輸原料的重化工等產業規模日益增大,從而導致創造單位GDP的物流需求居高不下。這是我國物流費用占GDP比重高於發達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根本性原因。毫無疑問,如果大力提高服務業比重,將有利於我國減少物流強度,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產業布局不夠合理,則導致我國煤炭等許多大宗商品長距離運輸,從而導致運輸成本增加。此外,由於市場信息不對稱及地區封鎖、過度管製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國商品不合理運輸現象非常突出,像重複運輸、對流運輸、迂回運輸、倒流運輸、舍近求遠運輸等,都無端加大了物流成本,也使我國的貨物周轉量不合理地增大。2009年,我國單位GDP的貨物周轉量相當於美國的5.1倍、日本的14.3倍、德國的16.4倍。顯然,這已經不能僅僅用產業結構不同來解釋了,不合理的運輸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工業產品附加值低,是社會物流成本偏高的又一個原因,2010年我國工業產品增加值率為20.7%,而美國為33.3%,相當於我國的1.61倍;日本為37.4%,相當於我國的1.81倍。這種情況導致我國單位物流費用支撐的增加值偏低,而物流費用占GDP的比重偏高。中國的運輸強度是美國的8倍,即創造同等金額的GDP我國的運輸投入比美國要多出7倍。這裏麵產業結構層次低是主要原因,但絕非唯一原因,管理水平、組織技術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至少這些因素起到了拉大差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