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與對策(1 / 2)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與對策

資本運營

作者:劉斯陽 紀海榮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製度的改革,中小企業取得更大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中融資困難成為製約著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強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尋找解決措施,促進其進一步發展。本文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和對策進行了研究,對改進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環境 融資問題

與成熟的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比較低,一旦市場經濟發生變動就會對其發展造成重大影響。中小企業在融資上存在的困難,一方麵受我國融資環境影響,最常選擇的融資方式就是銀行信貸,因為要求卻相對較高很難順利完成。另一方麵金融危機的出現對中小企業融資帶來更大不良影響,加強對其融資問題的研究並積極尋找解決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1.銀行融資為主要融資方式

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包括內源融資、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內源融資主要就是企業通過自身經營產生的財產積累再加上盈餘的公積等進行再生產;間接融資主要分為銀行貸款和杠杆融資兩種方式,而兩者相比較而言,杠杆收購融資在我國融資環境中,更易受專業人才、市場條件以及法律等因素的影響,具體實施起來具有更大的難度。因此,更多的企業傾向於選擇銀行貸款,即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短期或者中長期的貸款方式。中小企業與大型穩定企業不同,不具備較多的資金或者是入市資格,想要以此進行融資顯然是困難的。幾種融資方式相比較,銀行貸款依然是中小企業主要的融資方式。

2.企業規模影響貸款成功率

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相比,在銀行貸款上更難成功。我國中小企業銀行貸款成功率隻占總數的十分之一,大部分的銀行貸款都流向大型穩定企業,中小企業隻占到16%。另外,中小企業大部分都處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其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申請銀行貸款的成功率也在不斷上升,被拒絕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在中小企業創辦十年內,內源融資是其主要融資方式,但是隨著企業經營模式的逐漸擴大,內源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小,銀行貸款成為最主要的融資方式,而企業經營規模成為影響銀行貸款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3.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逐漸成為影響社會經濟的主動力,其無論是在職位提供,還是引領技術創新上都具有重大的貢獻,逐漸受到國家政府的重視。現在,政府為推動中小企業能夠持續有效的發展,推出了一係列政策和措施,鼓勵商業銀行多向中小企業提供金融幫助。如2011年11月信息和工業部推出的《“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對“十一五”時期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的基本情況進行了總結,並對下一個五年我國中小企業可能會麵臨的國內市場環境進行了分析,最後提出“十二五”時期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要措施。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

1.中小企業受市場行業等影響嚴重

中小企業融資與大型企業相比,更易受市場行業等因素的影響,比如紡織、產品加工以及化工等行業,對市場環境依賴性相對較大,如果市場發生轉變將會對其造成重大影響。再加上中小企業對國家製定的優惠政策依賴性強,如果國家根據融資環境做出政策改變,很少有中小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應。外界環境對中小企業融資造成的影響,主要分為原材料價格上升、外需低迷、庫存緊張以及國家宏觀調控等幾個方麵,原材料以及外需低迷等情況的產生,對企業正常經營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等情況,其融資情況必定會受影響。以山東東部沿海城市為例,其主要為出口企業,受歐洲債務危機以及美國經濟低迷等影響,山東出口企業經營受到較大不利影響,企業經營資金緊張,企業資金鏈受到較大衝擊。

2.中小企業貸款有效抵押物比較少

因為抵押物不符合銀行要求而不能成功融資的中小企業主要分為兩類,即科技型和文化型輕資產產業、不具備抵押物或者流動性比較強的小企業。科技型和文化型企業與傳統製造企業相比,公司資產主要是知識產權、治理或者是科研成果,而無大量的資金用於企業生產和經營。再加上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抵押、股權質抵押體製還不完善,導致科技型企業和文化類企業在進行銀行信貸融資時很難順利執行。現在我國存在很多小微企業,本身具有的成長性比較低,受市場環境以及國家政策影響更為嚴重。此類企業生產廠房和設備一般都為租賃,如果市場或者國家政策稍微發生變動,其就會轉為生產其他類型產品,對於融資的需求主要為“短期、快速、頻繁”。在進行銀行信貸融資時,因為不具備符合要求的有效抵押物,融資成功具有更大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