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冷靜的行動保持心緒的平衡
如果你每天能持之以恒地實行上述療法,一定能鎮定煩亂的情緒。但有時僅僅以思考的方式常常無法控製胸中狂躁煩悶的烈火,因此,必須運用外在具體的行動才能夠達到目的。
那麼,什麼是科學的實踐方法呢?首先,不可用力地踩踏地板,不要大聲地說話,更要避免握緊拳頭或拍手,須知人往往會因身體上過度用力或興奮而燃起不安的情緒。一旦達到沸騰時就極易瘋狂,所以心情飛躍之時,就應停止身體的動作,靜坐下來,降低音調,自然而然地,心頭的煩躁就會逐漸穩定。因為肉體活躍的動作會很敏感地反應到大腦,影響正常的思考運作,因此必須先鎮定肉體的一切活動,內心就會相對的冷靜下來。換句話說,外在具體的行動會引導心態的方向。
在一個討論會上,會議進行到中途竟演變成了一場火暴的激辯,與會人員的情緒高漲不安,每一個人的表情都是急躁而焦慮,彼此以銳利的言辭相對抗。突然之間,有位男士站起來,悠然地脫掉上衣,打開領帶,並隨勢躺在了椅子上。有人不解地問他是否覺得身體不適?“不,”他回答說,“我想我的身體狀況很好,不過我開始冒火了,我想用這種方法,輕鬆一下消消氣。”
說完滿室哄堂大笑,頃刻之間,滿屋的火藥味不見了,原先緊張的氣氛緩和下來了。這一位淘氣的先生說:“我隻不過是開了個小玩笑,讓大家解解火氣。”事後他對我表示,他以前是個易怒暴戾的人,一旦脾氣上來就會握緊雙拳狂聲怒吼,所以一麵臨這種場麵時,他就試著伸直手指,壓低高亢的聲調,這樣一來,滿腔怒火就會消失了。最後他微笑著說:“溫柔和諧的聲音才是討論製勝的最佳利器,你說對嗎?”
假如感情如平波靜水一般,那麼焦灼的火氣就難以產生,這樣不但節省了精力,還可預防疲倦,進而使你的動作遲緩有序,成為一個有涵養氣質的人。
當然,也不是說做人應該麻木不仁和舍棄敏銳的感受性,隻是想告訴大家,我們隻有保持自己行動舒緩有序,心靈的活動才能更加靈活敏銳,身體也必會健康協調。
下麵是幾種平靜激動情緒的小技巧:其一,放鬆全身,將背部挺直,靠背靜坐——首先讓你的身體完全地靠在椅子上,用心放鬆全身的筋骨,從頭到腳趾都處於無力的狀態,而後念到“我的腳趾、手指、臉部肌肉都已疲憊了”,以確認自己真的輕鬆舒坦。
其二,想象自己的靈魂是平靜的水麵——安靜地想象靈魂是無波無浪的水鏡。假如心中翻攪如狂風巨浪,是難以平靜下來的。
其三,回想曾經欣賞過的優美風景,例如籠罩於夕霞中的山嶽、晨光裏的峻穀,夕陽高照的森林,或是河上月光之類的影像,讓它們恣意回旋於胸口。
其四,以緩慢而感性的口吻說些祥和的話語,例如“很靜呀”、“怡人”、“平緩”等,並一再重複。
將這四項技巧融入你的生活中,不斷堅持,那麼你的火氣與焦慮就會隨之消失,一股新生命的活力也會如泉水一般流入心中,帶來無窮的鬥誌與向上的勇氣,使你更加珍愛生命,享受生活。
無法安睡的現代人
多年前,一位藥廠代表說:“為了使全美國的人民安睡,每天必須消耗600萬片的安眠藥。”
後來,另一位權威人士也說,現今的美國人每天使用安眠藥的數量已激增至1200萬片,這個數字表明一個事實,那就是每12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每天使用一片安眠藥。根據統計顯示,安眠藥的消耗量比過去增加大約10倍,最近公布的一項令人震驚的數字也表明,美國人每年平均吃掉71億片安眠藥,也就是說,每晚大約吃掉1900萬片安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