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之前,努力排除一切疲勞的感覺。不要以疲勞或疾病為借口拖延任何事情。你會發現,當疲勞或疾病失去其意義時,也就是說當它們不能成為你推遲工作的理由時,導致拖延的因素會“奇跡般地”消失。
不要再使用“希望”、“但願”、“或許”等詞,因為這些詞會促使你拖延時間。每當你發覺自己的話裏又出現這幾個詞時,就應該改變自己的話。例如,你應該:
將“我希望事情會得到解決”改為“我要努力解決這件事”;
將“但願我心情會好一些”改為“我要做些事情,保持心情愉快”;
將“或許問題不大”改為“我要保證沒有問題”。
每天都記錄下你所發出的抱怨和議論。做這種記錄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方麵,你可以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評論行為,即你是怎樣評論的,評論了多少次,評論的是什麼人、什麼事;另一方麵,做這種記錄是件令人頭疼的事,這也會促使你平時不要再亂作評論和抱怨。
如果你所拖延的事情涉及到其他人(例如搬遷、夫妻生活或調換工作),你應該與這些人商量一下,聽聽他們的意見。要敢於擺出自己的各種顧慮,這樣將有助於你認識到自己的拖延是否完全是出於主觀原因。在知心朋友的幫助下,你們可以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久,你就會完全驅散因拖延時間而產生的憂慮。
與家庭成員製訂一項協議,明確提出你想做而一直拖延的事情:一同打場球,出去吃頓飯,看場戲,度假旅遊……讓大家各執一份副本,並且規定違約時將受的懲罰。你會發現這種辦法很靈驗,而且你本人也可以從中受益,因為你往往也會從這些生活中得到樂趣。
你要是希望改變客觀現狀,就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些實際工作。不要總是因拖延時間而憂心忡忡,並為此而陷入惰性,應該努力消除這一令人討厭的誤區,爭取投身於現實生活!做實幹家,而不是希望家、幻想家或評論家。
其實機會並不是那麼難測,它的奧秘也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麼神秘深遠。機會經常在你身邊,在你伸手夠得著的地方。
機會是命運的咽喉
機會在命運中顯現,命運因為機會而改變,它們的關係比愛情關係更難測,但把握住的人卻會成為命運的寵兒。
從古至今,有無數的人相信命運是一種神化的存在,它高高在上,獨立於人的控製之外,主宰著人間的一切。因此,對命運最好是采取卑怯態度,聽天由命。連皇帝也來個“奉天承命”。盡管是讓百姓軟弱化的一種有效手段,可是許多皇帝自個兒也是命運論者。人界至尊的皇帝尚且如此,百姓們當然更是要乖乖受命了。
所以如果在人生中遭受某種不幸或挫折,就會認為是“命運不佳”或“命中注定”。有了這麼一種消極的被動人生觀,可以想象這種人根本不會看得見機會的存在。對他們來說,再壞的命運都是天注定的,個人的努力掙紮是抵不過命運的。他們被命運壓得抬不起頭來,也就看不到眼前的機會了。
當然也有不相信“命中注定”這種觀點的人,他們認為道路是人走出來的,什麼事物發展變化不會歸於同一種結果。如果你是這種觀點的擁護派,祝賀你,你屬於可以睜眼看機會的人之一了。
誠然,命運是存在的。可它並不是由天注定的,而是由你本人及周圍環境等因素綜合產生的。過去的命運是凝固的,未來的命運是未知的,一切都要看你自己的掌握了。
古希臘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伊壁鳩魯有一段精彩的話,精辟地闡明了所謂命運的本質問題。他認為我們擁有決定事物的主要力量,他把一些事物歸因於必然,一些事物歸因於機遇,一些事物歸因於我們自己。
所謂必然,如社會環境、家庭情況、經濟條件、生活閱曆、學習環境、工作性質等等,這種必然對每個人的事業成敗的影響極為重要。同樣,偶然的機會對每個人事業的成敗也有相當大的影響。但起決定力量的還是自己。你是自己命運的擁有者,隻要你認清必然,又抓住偶然,命運會屈服於你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