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華五千年曆史要略總述(1 / 3)

中華五千年曆史要略總述

“我們有獨立而統一的語言文字與學術思想,更構成我民族堅韌雄厚的的潛在力。所以我民族能長生久視屢仆屢起。”我認為這的確是中國能綿延至今依然雄踞東亞,而不像其它文明古國或武力強大的帝國湮沒在曆史中的原因。中華民族的紀錄史,始於皇帝時代。這是因為漢朝的大史學家太史令司馬遷之著作史記,首佐五帝本紀,而以皇帝開端,遂為中國正史之本。黃帝時代距今約四千六百餘年(亦即西元前二千六百餘年),而皇帝以前,還有一段先史的神話時期,所以我們習慣上籠統取一個整數,恒稱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曆史。據說在黃帝之前,還有一個炎帝神農氏,極有權威,皇帝是繼炎帝而代之。因此我們習慣上,中華民族的兒女,又常自稱為“炎黃子孫”。

黃帝時代,以文化言,是屬於新石器時代;以社會言,是上古的部落時期。黃帝名軒轅氏,他是當時許許多多部落,我們又稱為諸侯萬國,所共同推戴的一位共主。我們知道,在黃帝時代已經有了原始的文字,與衣食住行的簡單工具。所以黃帝不僅是我們曆史的開始時期,也是我們文化的開始時期。黃帝以後傳帝顓頊,顓頊以後傳帝窯(編按:暫以“窯”字代替,下同),帝堯,帝舜,是為五帝。到了堯、舜時,政府已經進一步有了各種專門職守的官吏,並且有了教育與理論的觀念,可以說是這段時期是我們政教的開端,距今約四千二百餘年。早在司馬遷作五帝本紀時,他的紀錄便是根據上古的種種輾轉的傳說。對於那時的許多事跡我們最多也隻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所以我們稱五帝時代的曆史為“五帝傳疑”。

五帝時的君主,就是中原諸氏族所推戴的共主,而他本身也是一個氏族的領袖。一個君主往往到了年老時,便物色一位賢德而有聲望的繼承人,再經過諸侯的一致擁護,他就成為第二代的共主。堯便是如此讓位於舜,舜又如此讓位於禹。在舊的史書上,稱此為禪讓,是為上古時代政治上的一種美德,其實也是當時原始社會裏一種傳統習慣。禹之所以被禪讓,受推戴,是因為當時發生洪水之災,也就是黃河的泛濫。他治水成功,使所有流離失所的人,都能得到安居。這項偉大的功業,使他受到萬姓的尊崇,所以稱他為大禹,而繼虞舜,做了中原華夏的共主。

大禹的功業除了治理黃河之外,他曾東征有戶,南征三苗,把東南兩個最大的敵人,征服的征服,趕走的趕走。禹傳子啟,始定家天下之局,又改氏而稱王,正式建國號為夏。又兩次大合諸侯,這些地方都說明政權到了夏朝的時候,已經相當穩定,中央的政權逐漸提高,禹貢九州則說明夏朝疆域的擴大與區劃。史記稱,自禹至桀夏朝共十四世,十七君,傳了四百多年,(劉歆三統曆為四百三十二年,竹書紀年為四百七十二年。)四百年中的最大政治變化,是傳到第三代太康時候,太康失德,國家動Luan,相繼發生後羿寒促之變。後來少康中興,又複興了夏朝。夏朝政治勢力和疆域的擴張是以今河南西部山西的南部為中心,分別向北方、南方和東方發展。北方發展到今山西中北部,南方發展到江漢流域,東方發展到今山東江蘇。當夏朝傳到了第十七個君主履葵(一稱夏桀)的時候,史稱夏桀無道。就有居住在東方,今河南商丘一帶地方的諸侯商湯起兵,將夏桀滅掉。就是是曆史上的商朝。商朝的傳位原有一個特征,就是兄弟相傳,無弟然後傳子;還有一個特征,就是這個時代,政治時盛時衰。史記稱殷之興衰凡十七見,壞的君主不少,好的君主也很多。而且屢次遷都,到了盤庚的時候,定都於殷,此後便不再遷都了,故商朝又稱殷朝。由於近代殷墟甲骨的發現,得到研究殷史的直接史料,證明殷商曆史的可靠,所以我們認為這是中國信史的開端。自成湯到帝辛(即紂),是三十王,十七世。(史記殷本紀與甲骨文的推證相符合)前後曆時六百餘年(劉歆三統曆時六百二十九年,按董作賓先生殷曆譜推定,湯伐桀在西元前一七五一年,到武王伐紂為西元前一一一一年,共為六百四十年),商朝的時候,國勢很盛,武功很強。西北征伐鬼方,打到今天陝北河套的地方;東南征伐人方(東夷)打到淮水之南。商隱本是東方的諸侯,他兼並了中原的夏朝,不僅疆域大大的向東方擴張,同時向西方擴展到今天陝西的地方。商殷不僅武功強大,文教更為進步。社會的觀念是尊重祖先,提倡忠孝之道,從虞舜以來的五倫觀念更具體化了。物質文明已有高度而精美的銅器工業,陶器工業,玉石工業。人民的生活已經是農業為主畜牧為副的社會。政治組織方麵已經是個宗法封建的大帝國。這個帝國傳到第三十任帝王帝辛(紂)的時候,他最好用兵,戰伐最多,於是引起人民諸侯的反感。史稱紂王荒淫殘暴,作酒池肉林,寵愛妃子妲己,殺死忠臣王子比幹,於是引起了西方一個諸侯的革命。

這個諸侯我們稱為周人,是西方一個強大的諸侯,受殷朝的統Zhi已經很久。他姓姬,最初住在邰地(陝西武功),後遷於棼,一直是個務農的國家。傳到古公檀父的時候,躲避狄人之亂,遷居在岐山之下(陝西岐山)的周原地方,因建國號為周。他的政治好,農業發達,大獲人心。這個地方一天天繁榮起來,所謂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周人從此不再流徙,很安定的生活下去。這地方成為周室的發祥地,被尊為西伯,這就是後來被稱為周文王的。文王昌在岐山東邊豐邑地方(陝西鄂縣)建造了一座新的都城。西伯勢力強大,不免遭到紂王的忌刻,曾一度被囚於麥裏,後被釋放。釋歸後過了幾年文王去世。世子發繼位,是為周無望。周武王在位的第十一年,由於殷紂的窮兵暴虐,天下人心都傾向周人,武王就率領諸侯大兵去討伐紂王,和紂王大戰於牧野,紂王兵潰大敗,**於鹿台(舊說西元前一一二二年,現據殷曆譜考定為一一一一年),武王於是滅殷而統一天下,建都於鎬京。中國的政治中心,乃由黃河流域,西遷到渭水流域。夏、商、周是為三代,是中國上古史中三大王朝,這三個王朝,代表三個政治勢力的搏合。夏在中原,商在東方,而周在西方。每搏合一次,則政治勢力擴大一次,國家疆域擴大一次。到了周朝,中國的政治勢力大大擴張,向西方到今天甘肅的東部,北方發展到山西的北部,南方達到長江流域,而東方直抵海濱。為了控製這個遼闊的疆域,周朝建立了一個最完密的封建製度,配合著宗法與禮教,構成一個嚴密的秩序。周朝王室把他的政治力量和血統關係,以鎬京和東都洛陽為中心,向四麵推拓。推拓到很遠的地方,形成一個輻射的狀態。一方麵用巡守、朝見、會同等方式,加強諸侯的向心力而和王朝保持密切的聯係。這個大王朝的組織比夏、商更為堅固周密了。最值得重視的是周朝的禮樂教化,不僅細密而且優美,融合教育與政治的力量而構成一種政治社會的紀律。我們從周代的遺物、文章看來,不得不驚異那個時候文化的燦爛,思想的豐富,而中國曆史進步到周朝,實在已經有一千五百年了。無怪孔子說:“鬱鬱乎文哉,吾從周。”周朝開國時就發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動Luan。武王滅紂後,仍封紂子武庚於殷故地(在上古時候的習慣,當一個新政權推翻舊政權的時候,而不能滅其國,絕其祀,這也是一種人道觀念),而另封三個弟弟叔鮮於管,叔度於蔡,叔處於霍,叫他們監視著武庚,號曰“三監”。不料周武王滅殷後六年去世,子周成王即位。成王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攝政。忽然外麵傳出謠言說周公要把持政權,迫Hai成王,管叔蔡叔竟聯合武庚起兵作亂。後來周公親自率兵討平管蔡之亂,殺死武庚,將殷朝遺民遣散。另封微子啟於宋,宋就是商丘,是上殷祖先的故土。周公感於疆域廣大,東方不易照顧,所以特別在洛水之旁建立了洛邑,以為陪都,所以周朝一直有東西兩個政治中心。周公旦不僅有平亂輔政之功,並且周初的許多政治製度,據史載多是周公所創建,所以周公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大政治家。周朝的王都既在西北,常和西北一帶的邊疆民族發生戰事。最大的敵人是北方的釅狁和西方的西戎。釅狁雖被周宣王逐走,而西戎一直成為周朝的心腹之患。自武王後父子相傳到第十二主周幽王。幽王無道寵愛褒姒,廢申後及太子。太子逃往申國,申侯就引西戎入寇,殺死周幽王。鄭、晉、衛、秦幾國諸侯來救,逐退西戎而鎬京已經殘破,諸侯共立太子宜臼遷都於洛邑,是為東周。周王因秦襄公有勤王之功,乃封以岐西故周室之地,秦國從此強大。而周室東遷後,日漸衰微。周朝的封建大帝國到東周以後,開始解體,諸侯強大各自為政。周天子慢慢成為一個王室的象征,權力還不如一個諸侯。可以說東周自中葉以後就名存實亡了。這時強大的諸侯有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所載的魯、齊、晉、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其次有吳、越、邾、許、滕、薛、焱、虞、虢、杞等。諸侯既不聽命天子,紛爭不已,秩序大亂。就有那強大的諸侯出來維持秩序,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諸侯便共推為盟主,稱為霸主。著名的前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繼有宋襄公、楚莊王、是為五霸。最後又有吳、越兩國相次稱霸。這一段紛亂的時間從周平王到貞定王時曆十四王,有三百年之久。孔子就在吳、越交戰的時候,寫了一部《春秋》,單記載這段時間的大事,我們就稱為“春秋時代”。從周貞定王以後,國際局麵更為紛亂,許多諸侯的家臣,又起來推翻諸侯,瓜分其土地。周威烈王時有三家分晉,周安王時田氏篡齊,春秋時的局麵為之大變。這時諸侯強存弱亡,互相吞並,戰爭非常慘烈,我們稱為“戰國時代”。戰國時代從威烈王到秦王政時約一百六十年。這東周春秋戰國前後四百幾十年間,兩個最特殊的現象,一是固有的政治社會秩序完全解體,完全蛻變,由封建諸侯而趨於郡縣統一,並且打破貴族平民的界限。一是人才的競爭而學術思想特別發達,所謂百家爭鳴。雖然是個極動Luan的年代,也是一個極燦爛的時代。(編按:請注意中國的封建社會是早在何時就開始走向崩解的)戰國中強大的有齊、楚、燕、韓、趙、魏、秦,所謂“戰國七雄”。而七雄中以秦國為最強,秦自孝公時用商鞅變法,憑藉著西方關中優越的地勢和豐富的物產,國家一天天的富強起來。最後到秦王政的時候,終於用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手段,把關東六國次第吞並,又滅掉了殘餘的周室。於是秦王政統一天下,形式上的周朝也不複存在了。兩周曆時凡八百五十五年,成為中國曆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