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強大起來(1 / 3)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亮點

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首先要得益於他們能夠充分地了解自己的長處,並從自己的長處入手,將自己的長處發揮了出來。如果不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隻憑自己一時的興趣和想法,那麼就很不準確,並有很大的盲目性。可以說,那些成大事的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不論才智高低,也不論從事哪一種行業、擔任何種職務,他們都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美國著名電台廣播員莎莉·拉菲爾在她30多年職業生涯中,曾經被辭退18次,可是她每次都調整心態,找到更能發揮自己才能的位置。最初由於美國大部分的無線電台認為女性不能打動觀眾,沒有一家電台願意雇用她。她好不容易在紐約的一家電台謀求到一份差事,不久又說她思想陳舊,將其辭退。莎莉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精神萎靡。她總結了失敗的教訓之後,又向國家廣播公司電台推銷她的清談節目構想。電台勉強答應錄用,但提出要她在政治台主持節目。“我對政治了解不深,恐怕很難成功。”她也一度猶豫,但堅定的信心促使她大膽地嚐試了。

莎莉對廣播已經輕車熟路,於是她利用自己的長處和平易近人的作風,抓住7月4日國慶節的機會,大談自己對此的感受及對她自己有何種意義,還邀請觀眾打電話來暢談他們的感受。聽眾立刻對這個節目產生了興趣,她也因此而一舉成名。後來莎莉·拉菲爾成為自辦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並曾兩度獲得重要的主持人獎項。

有一位知名的經濟學教授曾經引用三個經濟原則對運用自身優勢做了貼切的比喻。他指出,正如一個國家選擇經濟發展策略一樣,每個人應該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工作,做自己專長的事,才會勝任並感覺愉快。

第一個原則是“比較利益原則”。當你把自己同別人相比時,不必羨慕別人,你自己的專長對你才是最有利的。

第二個原則是“機會成本原則”。一旦自己作了選擇之後,就得放棄其他的選擇,兩者之間的取舍就反映出這一工作的機會成本,所以你一旦選擇,就必須全力以赴,增加對工作的認真程度。

第三個原則是“效論原則”。工作的成果不在於你工作時間有多長,而在於成效有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如此,自己的努力才不會白費,才能得到適當的報償與鼓舞。

成功最終是由自己造就的,因此你不必看輕自己,你要相信你的能力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也許正在完成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說不定在哪一天,你就真的可以變得“很不平凡”而成為大家羨慕的成功者。

在工作中,有些人打拚了許多年,卻依然是碌碌無為,看不到一絲成功的跡象,成功則成了遙不可及的事情。而對於成功,不但他們自己,甚至連別人都覺得憑他們的能力和努力,應該會有一番成就的。分析他們不成功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幾乎都沒有將自己的才幹用在最有把握的工作上,也就是說沒有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把才幹用錯了方向。

你撇開了自己最擅長的工作,無異於拋棄了你最重要的競爭優勢,等於揚短棄長。在你不擅長的工作崗位上,即使你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克服了自己的諸多弱點,至多也不過使你得到一個業餘專家的地位而已。因此,你要想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就要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工作,不然,你表麵上看起來在向成功積極邁進,實際上卻是南轅北轍。

要想做最擅長的事,你必須認清自己真正的才能和限度,也就是說你具備的才能最適宜幹什麼領域內的工作,在這個領域內你所能達到成功的限度是什麼。也就是說,首先你一定要知己。既不要輕視自己,也不要看高自己,給自己做一番中肯的評價。如果你對自我評價有點不自信的話,可以谘詢專家、親人或者朋友。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聽從於心靈的需要,因為你對某項工作表現出來的熱情以及由此挖掘出的潛力,沒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歌德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天分,當這些天分得到充分發揮時,自然能夠為他帶來極致的快樂。”職場之中,如果你也希望不斷體驗到這份快樂,那麼就要從自己的長處入手,抓住機會充分發揮這份優勢。如果你丟開自己的優勢和才能,在不擅長的領域尋求發展,你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就像在泥潭裏掙紮一樣,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難逃失敗的命運。

麵對失敗,你也許會說:“我實在是太平凡了,根本沒有什麼特殊才能。”請你千萬不要這麼認為。世界上每個人的出身雖然不同,但每個人都有自己專長的領域以及與眾不同的能力。而你之所以有這種想法,關鍵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的特長在哪兒,長期使它處於閑置狀態。總之,你在了解了自己的特長並懂得發揮之道以後,相信你很快就會綻放出最亮麗的光芒,成就輝煌的人生。

有堅定的信念,才能有奇跡的出現

信念是人的精神食糧,喪失了信念,如同吃不到糧食一樣,就隻能有氣無力地苟延殘喘。在身處絕境時,沒有信念或信念不堅定的人,隻能聽天由命,自暴自棄;而擁有堅定信念的人,他們堅信天無絕人之路,越是在困難時候,越能爆發出力量。這就是信念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鼓舞人們挑戰自我的極限,不斷強大起來。

有一位王子,長得十分英俊,但卻是一個駝子,這個缺陷使他非常的自卑。他常常想,寧願不做王子,也不要是個駝子。

老國王非常心疼這個孩子,他決心利用一種“信念療法”治愈王子的駝背。有一天,國王請了全國最好的雕刻家刻了一座王子的雕像。按照國王的指令刻出的雕像沒有駝背,背是直挺挺的。國王將此雕像豎立於王子的宮殿前。

當王子看到此雕像時,他心中產生了一種震撼。老國王對他說:“孩子,這就是以後的你,一個挺胸直背的王子!”

幾個月之後,百姓們說:“王子的駝背不像以前那麼嚴重了。”當王子聽到這些,他內心受到了鼓舞。於是,他更加苛求自己的姿態和舉動,無論坐、站、行走,甚至睡覺,都要竭盡全力去做到“挺直,挺直,再挺直!”

奇跡出現了,當王子站立時,背直挺挺的,與雕像一樣。

王子在一個堅強的信念支撐下,努力去改變自己。而老國王、百姓們的要求和鼓勵,更是對他極大的鼓舞。所以,他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王子對於自己未來的樣子絲毫沒有懷疑,他確信自己會成功,所以,他成功了。信念的力量就是這麼神奇:當你向往一個目標時,隻要盡全力去追趕,也許你會發現,你已經超過原來的目的了。

信念有時候要靠別人鼓勵,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堅持。

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從未聲稱自己崇拜過誰,因為他崇拜的是一種高尚的職業大導演。他要成為最優秀、最傑出的大導演,在他沒有偶像之前,他確認也許那個人就是自己。

從17歲起,他便按著一位大導演的模式要求自己,無論穿著打扮、言談舉止及對藝術的追求,一切都要做到與眾不同。經過20年的努力奮鬥,他終於成為了當今世界堪稱第一的大導演。

與這些信念堅定的人相反,庸人們說得最多的借口就是:“我堅持不下去了。”或是“這太困難了,根本不可能成功。”

“不可能”讓千千萬萬的人喪失了無數次成功的機會;“不可能”讓許許多多本可以活下來的人早早死去;“不可能”是所有不思進取的人最常用的口頭禪。

1883年,美國著名橋梁工程師約翰·羅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著手建造一座橫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大橋。然而橋梁專家們卻認為這個計劃純屬天方夜譚,勸他趁早放棄。羅布林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一個很有前途的工程師,也確信這座大橋可以建成。父子倆克服了種種困難,在構思著建橋方案的同時,也說服了銀行家們投資該項目。

然而大橋開工僅幾個月,施工現場就發生了災難性的事故。父親約翰·羅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華盛頓·羅布林的大腦也嚴重受傷。許多人都以為這項工程會因此而泡湯,因為隻有羅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這座大橋建成。

盡管華盛頓·羅布林喪失了活動和說話的能力,但他的思維還同以往一樣敏銳,他決心要建成這座他們父子倆費了很多心思的大橋。一天,他腦中突然閃現出一個念頭,也許用他唯一能動的一根手指可以和別人進行交流。他用那根手指敲擊他妻子的手臂,通過這種密碼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設計意圖轉達給仍在建橋的工程師們。整整13年,華盛頓·羅布林就這樣用一根手指指揮工程,直到雄偉壯觀的布魯克林大橋最終落成。

這聽上去就像一個天方夜譚。奇跡就這樣誕生了,盡管是如此令人難以相信,但信念就是如此創造了奇跡。

法國有一名記者叫博迪,在年輕的時候,他因一場事故導致四肢癱瘓。在全身的器官中,唯一能動的隻有左眼。可是,他還是決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構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隻會眨眼,所以他就隻有通過眨動左眼與助手溝通,逐個字母地向助手背出它的腹稿,然後由助手抄錄下來。助手每一次都要按順序把法語的常用字母讀出來,讓博迪就眨一眼表示正確。由於博迪是靠記憶來判斷詞語的,有時不一定正確,他們需要查辭典,所以每天隻能錄一兩頁,可以想象他們兩個人的工作是多麼的艱難!幾個月後,他們曆經艱辛,終於完成了這部著作。這本叫《潛水衣與蝴蝶》的不平凡的書共有150頁。

用一根手指點成一座大橋,用一隻眼睛眨出一本書。如此這般,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如果說很多奇跡是置於絕地後的產物,是求生的欲望,潛能的迸發,那就說明了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具備的能力。可是,我們卻很少有人能夠在平日裏產生這種超乎尋常的能力。

這是因為你對潛能與奇跡的信念還未達到堅信不疑的程度。隱約中,你對它的存在、它的威力以及你對它的把握發揮還持有某種懷疑,總覺得那東西畢竟不是十分真實的。

每個人都能成為冠軍

每一朵花,都有它的美麗;每一粒沙,都有它的閃光;每一個人來到世間,都是無數幸運的重合。看不起自己的人,是最愚蠢的;而把生命浪費在自卑自憐中,是對生命最大的浪費。不妨設想自己是天生的幸運兒,激勵自己去奮鬥拚搏,那麼你也能成為人生賽場上的冠軍。

一個四十幾歲仍一事無成的男人,被各種倒黴事緊緊包圍著,破產、離婚、失業……他不知道自己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他覺得自己都有點瞧不起自己。

一天,他百無聊賴地在街上閑逛,橫穿馬路時根本就不往兩邊看,心裏不停地想著:這麼多車駛來駛去,怎麼就沒一輛肯撞我一下呢?

他看到一個吉普賽人在街頭算命,便大咧咧地走了過去。

吉普賽人問他:“算命嗎,先生?”

他回答說:“算命?我的命根本不用算,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倒黴鬼!”

“怎麼能這麼說呢?先生。”吉普賽人趁他猶豫之際,已將他的手抓到了掌中。看了幾眼之後,吉普賽人兩眼一亮,大聲說:“哇,你是個偉人,很了不起的人物呢!”

他不以為然。吉普賽人繼續激動地問道:“你知道你是誰嗎?”

“我?我當然知道我是誰!”他差點脫口而出:“我是個窮光蛋、倒黴鬼,是個可憐的被遺棄者。”但他到底還是忍住了,順嘴胡謅道,“我是拿破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