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有修養的聆聽者會記住所有發言的內容重點,並完全了解別人的希望所在,而不是去注意發言人的長相、聲調。
真正有效的聆聽,不僅僅是耳朵的簡單使用,而是和嘴巴、腦袋有效的配合。尤其是嘴巴,因為許多人一直認為,當別人說話時,閉起嘴巴才是講禮貌的表現。
“聆聽”的要旨是對某人所說的話“表示有興趣”。如果發言者談論的內容確實無聊且講話速度又慢,我們可以轉變自己的想法,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設想聆聽這場談話或多或少都可使自己獲益,那麼在聆聽別人談話時就會自然流露出敬意,這也才是有禮的表現。
某位職業經理人被一家大公司聘用擔任銷售經理。但是,他對公司具體的推銷品牌和推銷業務卻是一竅不通。當推銷人員到他那裏去彙報工作並征求建議時,他什麼答複都無法提供——因為他自己一無所知!然而,這個人的確是一個懂得如何傾聽的高手,當手下的推銷員問他什麼問題,他都會回答:“你自己認為你應該怎麼做呢?”那些人自然就會說出他們的想法和解決方案,他接著就點頭表示同意,然後他們就滿意地離開了。他們都認為他是一個優秀的銷售經理。
具備優勢的時候需要沉默。“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太陽不語,自是一種光輝;高山不語,自是一種巍峨;藍天不語,自是一種高遠……人也一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取得成績的時候需要沉默。麵對成績和掌聲,成功者報以深深的一鞠躬。這是無聲的語言,是恰到好處的沉默。
遭受挫折的時候需要沉默。在失敗和厄運麵前,拭去眼淚,咬緊牙關。默默地總結教訓,然後再投入新的戰鬥,不失為上策。
等待時機需要沉默。造化總是把機會贈送給準備充分的人。怨天尤人無濟於事,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才是可靠的。
承擔痛苦的時候需要沉默。如果親友沉浸在不能自拔的悲傷之中,此刻,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那就默默地陪他度過一段時光,默默地為他做一些事情。
溝通心靈的時候需要沉默。不是隨便打斷他的話,而是善於傾聽。從傾聽中吸取智能,彌補紕漏,建立信任,產生滿足。
沉默是金,有些人以為就是不開口少說話,其實,這並不是說要你成天板著臉,冷冰冰地讓人難以琢磨,而是適時適度地運用沉默的力量。
傾聽是一門藝術。傾聽的技巧就是在對方談話時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地聆聽。當某個人到你的辦公室來和你談判時,你絕對不允許任何事情分散注意力。如果你是在一個喧嘩嘈雜的房間裏和人談話,你應當想方設法地讓對方感覺到隻有你們兩人在場。
在交談中,你的雙眼應直盯著對方。即使此時有一個持槍的暴徒突然闖進房間,你或許也不會注意到他。尼克深深地記得被冒犯的一次親身經曆:尼克和他的銷售經理正在共進晚餐,每次那位漂亮的女招待經過他身邊時,銷售經理的視線就會一直追隨著她;直到看不見為止。尼克當時感到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並憤憤不平地想道:“那位女招待的腿顯然要比自己說的話對他更重要。他一點都沒有認真聽我講話,他完全漠視了我的存在!”為了清楚地聽到對方的談話,聚精會神、集中注意力是必要的,因為如果我們的精力不集中,我們就會神遊天外、心不在焉。
在對方傾訴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斷對方的話,大腦思維緊緊跟著他的訴說走,要用腦而不是用耳聽。要學會理性的善感。理性的善感就是憂他而憂,樂他而樂,急他所需。這種時候往往要配合眼神和肢體語言,輕柔地看著對方的鼻尖,如果明白了對方訴說的內容,要不時地點頭示意。必要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重複對方所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