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比基尼”聯想(2 / 2)

比基尼島就是被美國選中進行核試驗的第一座小島。1946年,美國在島上進行了戰後第一次原子彈爆炸試驗。事先島上的居民被迫背井離鄉,遷居到了250公裏以外的郎格拉普島。

1954年3月1日,美國在比基尼島上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爆炸的是一枚名叫“亡命徒”的氫彈。這是當時美國生產的威力最大的核武器。如果用一列貨車裝運同樣能量的梯恩梯炸藥,那麼這列貨車的長度將橫貫整個北美大陸。

隨著一聲震天撼地的巨響,天空仿佛升起了第二顆太陽。巨大的蘑菇雲團帶著無數被炸飛的珊瑚礁粉末直衝雲霄,籠罩了方圓40公裏的範圍。放射性沉降物散落的麵積達12萬平方公裏。兩座珊瑚礁被炸得無影無蹤,就連比基尼環礁中最大的納姆島也炸得隻剩一半。“亡命徒”留下了一個1000多米寬的彈坑。島上的海灘、鳥類和樹木瞬間化為烏有。不僅如此,整個馬紹爾群島的250多個島嶼也全部遭到汙染,連郎格拉普島也沒有幸免於難。遷居島上的比基尼人仍然沒有逃脫魔爪,島上氣象站的38名工作人員也都受到了大劑量放射性輻射,不久19名土著居民的小孩中有18名得了輻射病,有的甲狀腺長出了腫瘤,有的患上了莫名其妙的病。它們在成年後大多死於白血病。

到1958年為止,美國一共在比基尼島上試驗了23枚原子彈和氫彈。島上的一切全都化為灰燼,周圍的海水有幾十億升被蒸發掉。大量的放射性汙染物混進了土壤和海水中,生活在這一海區的所有海洋生物蒙受了巨大的災難。金槍魚、箭魚、東方旗魚、鮁魚和鰍等體內都含有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

核試驗停止後十年過去了。1968年,美國總統宣布比基尼對於人類居住已不再有危險了。人們鏟除了比基尼島上的全部表土,栽下了5萬多棵椰樹和麵包果樹。這些樹居然成活了下來,還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但是一化驗,果實中放射性物質的含量仍然很高。又過了十年,到了1978年,科學工作者發現遷居回島的居民體內銫137的濃度仍然大大超過安全標準。正是這種銫137大量存在於比基尼島上的土壤中,嚴重汙染了島上的水源和各種生物,給比基尼人重返家園設置下了障礙。科學家們認為,要使比基尼島上銫137的劑量降到安全水平大約需要80─90年,也就是說要到下世紀三十年代或四十年代,比基尼人的子孫們才能重登他們祖輩的土地。由此可見,放射性汙染的後果是多麼長久和深遠!

除了比基尼島,太平洋上許多其他小島也曾經遭受到類似的命運。如位於比基尼西南400公裏外的埃尼威托克島,是世界上第一個氫彈試驗場。馬紹爾群島中最大的誇賈林島,夏威夷群島西南1200公裏處的約翰斯頓島,以及威克島都曾先後成為美國的核試驗場所。

英、法兩國也先後在太平洋中的一些島礁進行過類似的核試驗。如太平洋最大的珊瑚島聖誕島20世紀50年代就曾多次遭到英國核彈的轟炸;而波利尼西亞群島中的土阿莫士群島則一直是法國的核試驗基地。其中穆魯羅瓦島僅1983年一年就爆炸了7枚核彈。

帝國主義國家為了擴軍備戰,爭霸全球,竟在別人的土地上幹著滅絕人性的勾當。毀人家園,傷天害理。然而,這一勾當居然與時髦的“三點式泳服”聯係在一起,豈不是對人類莫大的嘲諷嗎?!

但願善良的人們今後再提起“比基尼”,首先聯想的應該是太平洋波濤之中那些飽受蹂躪和創傷的小島,是廣島、長崎,是如何使我們的子孫後代永遠擺脫蘑菇雲團的陰影,使海洋——生物——人類免受放射性的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