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以後劃定傾廢區主要考慮水產資源保護、航道、海底管道、海洋自然條件、海底礦產開發、海上娛樂、旅遊等因素。
例如,美國環保局1977年提出,選劃海洋傾廢區應考慮的因素是:①地理位置;②與生物資源的繁殖、產卵、育成、索餌、洄遊等區域的關係;③與海水浴場、海濱旅遊區的關係;④海區的擴散、稀釋、混合作用;⑤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和海洋科學研究的影響程度;⑥海區的水質狀況和有害物質在該海區存在和補給的趨勢;⑦海洋生態和文化古跡等。
我國海洋傾廢法規,明確規定了選劃海洋傾廢區必須符合經濟、安全、科學、合理的選劃原則。在選劃時須考慮以下因素:
(1)遠離各種海洋生物的產卵區、素餌區、越冬區和保護區、貝藻類養殖區以及魚蝦的洄遊通道;
(2)適當遠離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海區;
(3)不影響各類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活動;
(4)保證海上交通和各種海洋工程設施的安全;
(5)避開海上軍事禁區;
(6)避開海上自然保護區、風景區、旅遊區、療養區、浴場等;
(7)氣象條件要有利於航行和傾倒活動的正常進行;
(8)海流條件要有利於水體交換和海區的淨化;
(9)地質條件應避開地震帶或地震活動頻繁區;
(10)固體廢物的傾廢區應選擇在環境比較穩定的地區;而液體廢物的傾倒區應該選擇在環境比較活躍的地區。
根據上麵的原則,我國自1986─1989年經國務院批準共劃出了28處海洋傾廢區。其中海上空中放油區4個,三類廢棄物傾倒區1個,其餘均是三類疏浚物海上傾倒區。
我國目前經過主管部門批準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主要是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的疏浚物,也有部分三類工業廢棄物,如粉煤灰、堿渣等的試驗傾倒。為減少傾倒對海洋環境的影響,要求傾倒前進行適當的預處理。
隨著保護海洋環境意識的提高,工業潔淨生產技術的發展,控製、減少向海洋傾倒廢棄物的社會輿論也越來越強烈,海洋傾廢管理的法規、製度也越來越嚴格了。倫敦傾廢公約第十次大會通過了“暫停向海洋傾倒放射性廢物”的決議案,第十三次大會通過了“停止海上焚燒有毒化學品”的決議,同時又提出了“1995年以前終止向海洋傾倒工業廢棄物”的議案。
我們站在海邊,眺望大海。海是那樣大,那樣深。一種對海的親切感不禁由然而生。
是的,大海是人類的母親,也是萬物的母親。她是活的。平靜的海麵,是她光潔的肌膚;湍流不息的海流,是她血管中流淌著的血液;一條條水下山脈,一座座海底暗礁,是她壯健的骨骼;豐富的海洋資源,是她哺育人類的乳汁……
千萬年來,大海母親養育了我們的始祖、遠祖、曾祖、祖輩和父輩,也養育著我們這一代……她還甘心繼續養育我們的子子孫孫……直到地球毀滅,人類“喬遷”到宇宙中“新居”的那不知多麼遙遠的一天。
大海也有思想。她在思考,在呻吟,在告誡我們不能再做蠢事了。如果隻顧眼前,不考慮將來,無疑是用自己的手卡自己的脖子。繼續把汙水廢物扔進大海,實際上等於自殺。因為當大海死去的時候,人類也就滅亡。
我們應當記住二十多年前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全人類的代表聚集一堂,討論大會組委會公布的一份基調報告。報告的題目就叫“隻有一個地球”。
是啊!在茫茫的宇宙間,地球隻有一個。但是,難道海洋不同樣隻有一個嗎?
波濤,終日拍打著海岸。我們仿佛從中聽到大海向全人類發出的警告:“人們,我愛你,可是你們要警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