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防大學校黨委書記到中央軍委副主席
1992年,張震78歲,已近古人所稱的“杖朝”之年,他早有退休的思想準備。在當年4月召開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張震就表示,這是自己最後一次參加軍委的會議了,並就平時考慮到的有關軍隊建設的戰略指導、體製編製、教育訓練等方麵的問題,敞開心扉談了自己的思考。隨後,張震又向軍委領導同誌寫了正式的書麵報告,建議派一個合適的同誌來接替自己的工作。
就在張震再次準備退休的時候,9月中旬的一天,一位同誌來傳達中央領導同誌的意見:中央根據小平同誌的建議,考慮在黨的十四大時,要張震參加軍委領導工作。
這個決定對張震來講,太突然了,沒有一點思想準備,他一個晚上輾轉反側,沒有睡好覺。張震深知這副擔子的分量,衡量一下自己,文化水平不高,高科技知識貧乏,也缺乏指揮現代戰爭的經驗,特別是年齡大了,在全軍在職幹部中是數一數二的,恐怕難當此重任。但同時他又想,黨和國家正處於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關鍵時刻,能否保持軍隊的穩定是黨和國家進一步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為一名老黨員、老戰士,在黨和軍隊需要自己的時候,應當無條件地服從組織安排。
10月6日,鄧小平給中央政治局寫信,談到對中央軍委人事安排的意見:“今後主要由劉華清、張震兩位同誌在江澤民同誌領導下主管軍委的日常工作。據我了解,劉華清、張震同誌最熟悉軍隊。將來挑選接班人的工作,需要熟悉軍隊的人來承擔責任。”鄧小平在信中特別指出,“軍隊要保持團結一致,保持老紅軍的本色,這點十分重要。”中央政治局完全同意鄧小平的意見。
10月12日至18日,黨的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張震又重新回到中央委員會的行列,當選為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0月19日,十四屆一中全會選舉江澤民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決定劉華清和張震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協助江澤民主席主管軍委的日常工作。同時確定遲浩田、張萬年、於永波、傅全有為中央軍委委員。這樣,組成了新一屆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
10月20日,88歲高齡的鄧小平和新當選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參加黨的十四大代表。當他走到張震麵前時,突然停住腳步,緊緊拉著張震的手,親切詢問張震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張震激動地回答說今年已經78歲了。鄧小平欣慰地說:“你比我小10歲,還可以幹一屆。”並囑咐張震一定要協助江澤民同誌,用3年左右的時間,把我軍各級領導班子調整好、建設好,保證各級領導權要掌握在忠於黨的路線的同誌手中。
就這樣,張震作為一名老戰士,按照鄧小平的囑托,在以後的幾年歲月裏,恪盡職守,和軍委其他同誌一道,度過了黨和國家、軍隊的這樣一段重要曆史時期。
張震到軍委工作時,鄧小平對他講,可以幹一屆。但就是這一屆,能不能幹得下來,他心裏也沒有多大把握,畢竟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張震的家鄉有句老話,叫做“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到了這個年紀,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出問題。他曾想過,最好在黨的兩次全國代表大會之間,軍委適時增補幾位相對年輕的同誌,有利於新老交替和軍委領導穩定。後來,江澤民告訴張震,中央也有這個考慮。
1995年9月,經過充分醞釀,十四屆五中全會決定增補張萬年、遲浩田為中央軍委副主席,進一步加強了軍委的領導力量。同時,也使十五大的軍委人事安排有了基礎,保持了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黨的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十五屆一中全會確定組成以江澤民為主席的新一屆中央軍事委員會,張萬年、遲浩田繼續擔任軍委副主席。
9月19日晚,軍委召開了全軍各大單位領導同誌會議。張震表示完全擁護十五大作出的各項決定,完全擁護新組成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他衷心感謝同誌們對自己過去工作的支持,坦誠地表示:“作為一名老戰士、老黨員,在人民軍隊裏戰鬥、工作了一輩子,目前在全軍在職幹部中,是年齡最大的。我感謝黨和軍隊對我的信任,但以如此高齡還在崗位上工作,不利於新生力量成長,不利於軍隊長遠建設。我現在退出了現役,成為一名退休老人,心裏非常高興。我與人民軍隊生死與共,對軍隊懷有深厚的感情,雖然退休了,仍將繼續努力學習,關注黨和國家的事業,關心軍隊的進步與發展。”
至此,張震68年的軍旅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