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怪故事中的經濟學(1 / 1)

神怪故事中的經濟學

學問

作者:岑嶸

《酉陽雜俎》是一部唐代的誌怪筆記,充滿了仙劍神俠、道術怪談,也給後人帶來了無限的想象和靈感,比如王小波的小說《夜行記》就能在這本書找到原型。

在這些天馬行空的故事中,除了神幻,我們還能找到經濟學的影子。

在《酉陽雜俎》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唐憲宗元和年間,有個叫王清的洛陽人,掙了點小錢,在田邊買了一棵枯栗樹準備劈柴出售。當天晚上,有個鄰居先下手為強前來盜砍,不料才砍了兩斧子,樹下就冒出一條黑蛇,居然還開口說話,“我是王清的樹根,你不想活了?”鄰居嚇得丟下斧子逃走了。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的是唐朝產權意識的誕生。此時的黑蛇,成為保護產權的象征。

在現實世界中,當然不會有一條黑蛇跳出來為你維權,但確實有相類似的東西,比如鐵絲網。鐵絲網由美國人約瑟夫·格裏夫發明,並在1874年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專利。你也別小看這個鐵絲網,它被稱為改變世界麵貌的七項專利之一。

美國鐵絲網的銷售量在1887年居然達到了17.3萬噸,要知道,這相當於當時美國生鐵產量的3%。如果說,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西部邊疆的開發密切相關,那麼鐵絲網無疑左右著美國的經濟,因為它的存在讓人們的財產有了明晰的區分和保障,這才空前地激發人們的創業熱情。從這個角度,王清買樹的故事有助於我們理解唐朝經濟繁榮的原因。

《酉陽雜俎》還記載一個更加離奇的故事:北魏時洛陽城有座菩提寺,為了擴建寺廟,人們掘墓取磚,結果就發現了一個活人。這人自稱叫崔涵,說自己在地底下呆了十二年了。有一天,崔涵路過一家棺材店,對老板說:“你們要用柏木做棺材,不要用桑木做裏襯。”別人就問原因了,崔涵說,陰間有規矩,凡被柏木棺材收殮的,可以免服兵役。

洛陽人聽說這個故事以後一下子“洛陽棺貴”,柏木被搶購一空。

這個故事讓我們見識了古代營銷大師的魅力:當時的商人是如何通過故事來讓產品添加附加值的。

不過問題仍然存在:這個故事過於荒誕,洛陽人為何會輕易相信呢?原因可由1979年經濟學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了“前景理論”解釋,即損失和收益相比,人們更厭惡損失。買不到柏木,可能會麵臨未來的高價(棺材可是剛性需求),那麼現在買就是減少損失,於是搶購就開始了。所以即便壓根不相信這個故事,在經濟學的作用下,人們也開始加入了搶購大軍。

(史誌鵬摘自《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