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3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1 / 1)

2013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

安全

根據《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係“十二五”規劃》和《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安全“十二五”規劃》的相關要求,上海市以全市17個區縣為單位,結合實際情況,設立17個監測點,設置不少於350個固定采樣點。各類食品風險監測覆蓋上海市主要的餐飲服務和食品流通環節。

食源性致病菌風險監測中,檢出率最高的是禽畜肉(生)(9.7%),主要不合格項目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在72件樣品中檢出7件;其次是熟製米麵製品(3.3%),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蠟樣芽胞杆菌,在30件樣品中檢出1件。

市售食品中指示菌風險監測中,超標率最高的是即食非發酵豆製品(66.7%),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菌落總數,18件樣品中有12件超標;其次是熟製米麵製品(14.3%),主要不合格項目為大腸菌群,30件樣品中有2件超標。

健康風險:

雖然即食非發酵豆製品和熟製米麵製品的不合格樣品中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不合格,不過,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是微生物汙染的指示菌,對人體沒有直接的健康風險。餐飲單位售賣的涼拌菜中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但腸毒素均為陰性,人體健康風險不大。生禽畜肉中檢出沙門氏菌,隻要燒熟煮透並且在加工中避免交叉汙染,健康風險不大。

“五一”小黃金周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在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黃金周,氣溫逐漸升高,雨水增多,溫度和濕度適宜細菌的生長繁殖,再加上處於禽流感高發期,消費者在家烹飪或外出就餐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從正規渠道購買食品,購買時注意檢查食品是否變質,不吃國家禁止供應的食品(毛蚶)和慎食高風險食品(牡蠣),盡量索取並保留相關單據;

2.食品必須燒熟煮透,飯菜應盡量做到當餐加工、當餐食用,吃不完的應及時冷藏;隔餐隔夜食品食用前要徹底加熱回燒;

3.生、熟食品應嚴格分開放置,以避免交叉汙染;同一場所或設施(如冰箱)內同時存放生、熟食品的,應按“熟食在上,生食在下”的方式存放,避免熟食受到汙染;

4. 外出最好選擇監督公示貼“笑臉”或“平臉”的飯店就餐,盡量不要選擇客流量激增的飯店,因為突然增加的供應量可能導致飯店超負荷加工,為食品安全埋下隱患;

5.在外就餐時,餐前應洗手,倡導使用公筷及分餐製;用餐時應注意食物是否新鮮,是否燒熟煮透,少吃或不吃生食水產品。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