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微波爐有害的謠言
安全
作者:沈一萍
最近,一篇題為《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加熱或烹煮的食物》的文章在網上傳開了。文章中說,微波加熱的食物會產生致癌物質、食物的營養價值會流失、微波輻射會損傷大腦等。本刊接到王女士來電,詢問這些說法是否可信。為此本刊采訪了華東理工大學劉少偉教授,通過了解微波爐是怎樣加熱食物的,來粉碎微波爐有害的那些謠言。
微波爐為什麼能加熱食物
微波是一種高頻率的電磁波,本身並不產生熱。其實,自然界中到處都有微波,但因為分散不集中,因而並不能加熱食品。微波爐將電能轉變成微波,每秒鍾要轉20多億圈,當微波被食物吸收時,食物中的極性分子(水、脂肪、蛋白質、糖等)被吸引後也以這樣的速度跟著轉,再加上相鄰分子間的相互高速碰撞,自然也就“渾身發熱”,溫度在短時間內急劇升高,食物也就被加熱了;而非極性的分子,比如空氣以及某些容器就不會被加熱,我們平常熱完食物後覺得容器也熱了,往往是被高溫的食物給“燙”熱的。
微波加熱與致癌沒有必然聯係
首先,前文中提到,在微波爐加熱食物的過程中,食物中的水等極性分子本身結構並沒有被微波改變,因而微波加熱完全是物理加熱,雖然它的加熱速度是明火加熱的 4 ~ 10 倍,但與明火加熱一樣,不會改變食物的分子結構,也就不會直接導致食物經微波加熱後產生致癌物質。
其次,微波雖然是一種電磁波,但跟收音機、電報所用的電波、紅外線以及可見光本質上是同樣的東西。電波和可見光不會致癌,所以頻率介於它們之間的微波即使殘留在食物中也不會致癌,這就如同電視台停止播送電視節目時我們收不到電視信號一樣,一旦微波加熱結束,交變的電磁場隨即消失,食物中就不會有微波存在了。實際上,微波的這種“輻射”隻是指微波的能量可以發射出去,跟對人體產生危害的X光產生的輻射是不一樣的。
微波安全事故從何而來
微波的安全性跟太陽光一樣,是否傷害人體取決於能量的強弱。微波既然能夠加熱食物,自然也能加熱人體。所以,對於微波爐來說,隻要是合格產品,使用中沒有損壞,就不會泄漏出能夠傷害人體的微波來。國際衛生組織很多年前就對微波爐微波泄漏的傷害進行過調查,結論是尚未發現微波爐的微波泄漏以及微波加熱食品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證據。
煎炒烹炸涮,這些傳統的加熱方式安不安全?至少,因為做飯,有人被燙了,有地方著火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說,他們接到了許多因為使用微波爐而“受傷”的報告。不過,這些“事故”都跟微波爐本身無關,是因為使用不當造成的。
總的來說,關於微波爐“致癌”以及“產生有害物質”的說法都是謠傳。雖然微波爐難以幫助我們做出非常美味的食物,但是它為我們的生活所帶來的方便、快捷是顯而易見的。對於老人和孩子來說,用微波爐來熱菜熱飯,也要比用電爐或者煤氣安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