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有紅筆嗎?”借過筆記,借過作業,這一次你改借紅筆。
“有啊。”
“借我用一下。”
“給你。”
“謝啦!”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你說謝謝,著實令我有些意外,不禁反問了句:“什麼?”
“沒什麼。”
“紅筆沒墨了。”晚自習第二節課上課不久,你對我說。
“不會吧,我看看?”從你手中奪回紅筆,我在草稿本上胡亂畫了一通,卻始終沒有出現任何紅色墨跡。
“你拿紅筆來幹嘛啦,怎麼一下子就沒墨了?”我問。
“劃重點。”
“什麼?”
“學你的啊,在課本上畫紅線。”你“誠懇樸實”地回答。
“你劃了哪些重點?”
“曆史課本和政治課本,還準備劃地理課本的,但沒墨了。”你一副無辜的表情。
“你等等,我換個筆芯。”我從抽屜裏拿出全新的筆芯裝進筆套中,弄好後遞給你。
拿到紅筆,你繼續樂此不疲地在課本上畫紅線,似乎畫紅線不是為了劃重點,而是為了早點把墨水用完。你好像永遠都這麼玩世不恭。
你似乎對借紅筆一事很感興趣,自從借了一次之後,經常問我借紅筆,順便借筆記,用你的話來說,這樣方便對照我的課本劃重點。
“借我紅筆和曆史課本。”
“借我紅筆和地理課本。”
“借我紅筆和政治課本。”
“借我紅筆和英語課本。”
“借我紅筆和化學課本。”
……
你經常對我說這樣一句,除了兩個字不一樣之外,其他字都相同的話。
你借東西沒有主動歸還的意識,上次借政治課本是,這次借紅筆也不例外。以至於,我每一次要用紅筆的時候,都要問你拿回我的紅筆。
再後來,因為你借紅筆的次數太過於頻繁了,導致我每次用完紅筆後,都會主動把筆“歸還”給隨時都可能用到紅筆的你。
最後來,我想到了個絕招——多買支紅筆。果真,周日下午出校門時,我立即跑到文具店買了支新紅筆。
晚自習時,我對你說:“這支紅筆就給你用了,我今天去買了支新的”。我好像因為新買了一支紅筆而感覺驕傲不已。
“哦。”你一副很失落的樣子。
這以後,就再也沒發生過你問我借紅筆或者紅筆芯之類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