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臣均感到震驚,高山仰止般的目光,看向葉向遠,有看傻瓜似的,有欽佩的,有幸災樂禍的。
在眾大臣看來,宗室是皇權的象征,想整頓宗室,間接等於削弱皇權,皇帝一定是不幹的,先帝對海岩峰幹的事情,令人心悸。
葉向遠也是這樣想的,打擊宗室,進而削弱皇權,或許便可乘機掌握更多的權力,重新恢複十年之前,自己朝政在握的情況。
西太後鄭曉想利用葉向遠,他卻也不是好相與的,來了個順水推舟,反而借用兩三百大臣造起的聲勢,言宗室事。
右相俞白山當時便明了了葉向遠的打算,心中暗罵了一句老狐狸,麵上卻絲毫不顯,謹言慎行,決定作壁上觀,看看會否有好處可撈。
感覺今日情形不太對的謝偉方,亦不敢輕易有所行動,一直企圖找到異常中帶有的規律,當葉向遠翻出底牌之後,謝偉方神色一動。
對於宗室之患,謝偉方
不管心思如何,想法各異,接下來眾大臣的反應倒是一致,近千雙眼睛,一起看向了高居皇座的武欣兒。
眾大臣等待武欣兒的反應,期待其大發雷霆,一些心思陰暗的,更欲二人龍爭虎鬥,兩敗俱傷。
微不可察的小小一愣,武欣兒麵無表情的說道:“很好,既然左相有此雄心壯誌,朕豈能不成人之美,朕許你變革宗室之權,務必在三年之內,剔除宗室的腐朽、陳舊,給朕一個奮勇向上的宗室。”
說到這裏,武欣兒的表情一變,漠然無波的臉上,出現了帝王該有的威嚴、霸氣和高高在上。
“三年之內,卿若能成功改革宗室,朕記你一大功,如若不能,朕也不手軟,左相之位,你也做了數十年,或許可以退上一步。”
登基十年,武欣兒一步步執掌皇權,雖非十足霸道的梟雄之主,卻也非軟弱之君,她在等待一個點,一個爆發的點。
十年積累,一朝爆發,隻為奪回一言九鼎之皇權,武欣兒本來還在猶豫,該選在什麼時候,展現自己的強勢。
今日早朝之變,讓武欣兒有些意外,繼而是憤怒,可以操縱如此多的大臣參奏杜成武,背後的那人,一定不簡單,她隱隱猜出了幾分。
朝中勢力糾葛,讓武欣兒難以伸展拳腳,這樣束手束腳的日子,她早就受夠了,若非其耐心不錯,換了楊廣和嘉靖那樣的皇帝,早和葉向遠、西太後幹起來了。
早就有強勢起來的想法,而今日眾大臣齊參奏杜成武一事,更惹怒了武欣兒,不管怎麼說,杜成武也是皇夫,再加上她對恭王武繼祖確實沒什麼好感,便決定發難。
或許許多大臣都認為,武欣兒會維護宗室,左相葉向遠,怕也是這種想法,實際上,武欣兒對目前的宗室甚為擔憂,對一些宗室子弟的做派和惡劣行徑,深惡痛絕。
即使今天葉向遠不借西太後鄭曉的勢,提出宗室之患,待武欣兒完全掌握皇權之後,也會著手推動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