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 抵達上庸(1 / 3)

在巴蜀北部地帶有一條河是長江最長的支流,它發源於陝西南部的米倉山,流經四川北部及湖北,在武漢處注入雲夢澤融入浩浩無垠的長江,它便是赫赫有名全長三千餘裏的漢水。沿漢水流域有著兩大重鎮,一是漢王劉邦的都城南鄭(即漢中),二是巴蜀東大門郇陽。這兩個重鎮皆位於平坦的河穀地帶,城池堅固又緊靠著漢水,四周皆是肥沃的盆地,物產豐富,是巴蜀北部的核心要害所在。

這一日,寬闊的漢水河麵上迤邐駛來一支連綿不斷的船隊。這支船隊很是奇特,沒有任何旗幟番號,看不出是一支商隊,還是何方勢力的運輸船隊。船隊中大大小小百餘艘船隻,清一色是用於運輸的貨船。船上篷布緊緊覆蓋著一堆堆貨物,船身吃水很深,尋常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些貨船都是滿載而來。

這支不明船隊一路逆流北上,走的都是河道中央的航道,似乎有意避開兩岸,生怕引起人注意似的。在越過均縣抵達武當山地帶之後,這支船隊開始緊靠著西岸的山脈行進,航行的速度似乎也慢慢降了下來。領航的那首船隻甲板上經常三三兩兩地聚集著一些身著黑色布衣的人,在不斷地手搭涼棚遙望著岸邊的動靜。

此時已經進入初秋時節,清晨河麵上竟是起了淡淡水霧,在甲板處那些負責觀察岸邊動靜的黑衣人,似乎隱隱有些焦急,擔心這些水霧阻擋了視線。便在這時,薄薄的水霧之中竟是隱約起了三道亮光,那亮光若隱若現似乎就在岸邊不遠處。那些黑衣人有些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仔細盯看了片刻,又互相低聲詢問下是否是自己看花眼出現幻覺。

在確認岸邊確實有三道亮光之後,為首的一名黑衣人連忙疾步衝入船艙內,對一名身穿精致魚鱗鎧甲的青年秦軍將領拱手報道:“陳將軍,岸邊信號!”

這名秦軍將領赫然便是負責押送糧草的陳開勇,他原本正靠在船艙壁板上閉目養神。當聽到甲板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時,陳開勇霍然起身便要出船艙去看看發生什麼情況。在艙門處遇到那位匆匆來報的屬下,陳開勇微一愣怔,隨即沉聲下令道:“走,帶我去看看!”

兩人便又匆匆上了甲板,扶著船舷凝神眺望片刻,陳開勇皺眉下令道:“傳令船隊停止前進,各船進入戒備狀態。本船穿過水霧,向岸邊靠過去,叫弟兄們換上趁手家夥!”

“諾!”身旁的黑衣人拱手領命,便匆匆去傳令去了。朦朧水霧之中,領航船隻上傳出一陣模糊的旗語,緊隨其後的大小船隻便以此無聲地停了下來。隨後,陳開勇所在的那隻領航船脫離了船隊,飛速地向岸邊靠近。

隨著船隻離岸邊越來越近,陳開勇終於看清了山腳岸邊的確有三個碩大的篝火堆。火堆前方矗立著一排黑衣黑甲的兵士,顯然那是接應自己的友軍部隊。陳開勇微微舒了口氣,下令甲板上正拿著連弩瞄著岸邊緊張戒備著的部下,放下手中的連弩。

在離岸邊大約還有四五十步遠之時,由於大船吃水太深無法進入淺灘地帶,陳開勇便讓部下放下一條小舟,自己帶著五個甲士坐上小舟向岸邊劃去。

“來者可是陳將軍?”陳開勇等人的小舟還未靠岸,岸邊等候的那隊甲士便匆匆迎了上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傳入陳開勇耳中。

“正是,前麵可是鄭將軍?”陳開勇匆匆跳下小船,連忙也迎了過去。等到近前,便見那隊甲士為首的赫然便是林弈帳下的中軍司馬鄭浩。

“正是在下,上將軍命在下在此等候陳將軍。在下領著弟兄剛剛趕到這裏不久,陳將軍的船隊便來了,果然準時啊!”鄭浩滿麵笑容地走了過來,對陳開勇拱手行禮道。鄭浩眼下身份是北伐軍團幕府司馬之首,而陳開勇雖然原來也是幕府司馬,不過眼下卻就任負責運輸糧草補給的輜重營將軍,兩人職位不同但軍銜卻也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