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 試探進攻(上)(1 / 2)

正午時分,鹹陽東門城頭突然傳來一陣急促而又淒厲的號角聲。一隊隊已經集結在城門後待命的漢軍甲士們像是聽到緊急號令一般,紛紛順著甬道開上城頭。城外,距離東門大約五裏的地方,一個個秦軍鐵甲方陣正在緩慢地聚集著。戰鼓陣陣、煙塵滾滾、馬蹄飛揚、旌旗獵獵,浩大的聲勢讓城頭垛口後的漢軍甲士們看得心驚肉跳,握著兵刃的手心竟是情不自禁地滲出冷汗來。

因了隻是試探性進攻,所以秦軍並沒有傾巢出動,尤其是作為重裝師的第六特種作戰師,隻出動了一個團的兵力和裝備。然而,單就這一個團便擁有上百套各型攻城器械,其中包括一個連弩加強營六十輛連弩車、兩個礟車營三十二座重型礟車、一個攻城營六輛攻城衝車、六輛壕溝車、三十六輛攻城雲車。這些攻城器械中,除了重型礟車需要由士卒將拆散的零部件運到指定位置後組裝外,其餘各型車輛均可由士卒人力推動。

除了第六特種作戰師這一個團外,求攻城部隊由步二師擔任攻城主力,步三師作為預備隊,騎一師與騎二師護著兩翼。如此一共四個師另一個團的兵力,足足有四萬多人,在鹹陽東門外的平原上擺開來,亦是浩浩蕩蕩,如同一片黑色海洋般壯觀。一通戰鼓急促轟鳴過後,煙塵漸漸消散開來,映入漢軍眼中的是一字排開的五個大型方陣。

大陣正中的是,迭次擺放著一排排各型攻城車輛的第六特種師一團。在它兩翼,各是步二師與步三師的步卒方陣,在外側便分別是負責掩護的騎一師與騎二師的鐵騎方陣。在這五個大型方陣之後,便是秦軍的中軍方陣。步一師二團臨時充當中軍護衛,林弈與一幹參謀大將們分別乘坐在三輛高高聳立的發令雲車上,遠遠地眺望著依舊氣勢磅礴的鹹陽城。

隨著發令雲車上的令旗連番搖動,雲車下的護衛方陣中立即飛出三匹快騎,護著一麵“秦”字黑色三角形軍旗,穿過前麵的五個方陣向鹹陽東門飛馳而來。

此時,東門城樓上的漢軍們早已為秦軍所散發出的氣勢完全震懾住了,竟是沒有一人低聲交談議論,人人皆是瞪大眼睛微張著嘴,緊張地望著那五個殺氣騰騰的黑色方陣以及急速靠近的那三匹秦軍鐵騎,偌大的城樓以及連綿的城牆過道上竟是靜如幽穀一般。

“城上的漢軍聽著,我等乃大秦上將軍林弈麾下的北伐軍團,特來取回我大秦國都。爾等勿要自不量力,企圖阻擋我大秦雄師進攻!上將軍有令,若爾等能放下兵器,交出鹹陽城,我軍可繞爾等士卒性命!否則,一旦城破,玉石俱焚!”那三匹飛騎奔馳到距東門百步遠的地方停了下來,為首一名手持軍旗的秦軍軍官用其獨有的渾厚秦音,一字一頓地向城頭漢軍們高喊道。尤其是他最後那個“焚”字,更是餘音繚繞,在漢軍們耳朵裏竟是經久不散。

“城下秦軍聽著,爾等有膽便放馬過來搶城,我等漢王麾下皆是驍勇善戰、悍不畏死,絕無不戰而降之卒!”城頭箭樓下,手扶長劍皺眉眺望的董成心下明白,眼下這當口萬萬不能示弱,否則原本就不甚高漲的軍心士氣便會如流水一般散去。於是,他隻好硬著頭皮,朗聲回了一通。董成一句話喊完,四下卻沒有期望中的漢軍將士們高聲附和的聲響。董成愕然回頭望去,便見漢軍士卒們竟是人人木然而立,似乎對他這一句鼓舞士氣的話語無動於衷,看得董成心下一涼,無奈地暗自歎息。

“既然如此,爾等就等著我大秦雄師踏破鹹陽城,取爾等狗頭!”城下的秦軍軍官似乎早已經預料到會有如此答複,中氣十足地喝罵一句,便轉身領著兩名護衛徑直飛回本陣去了。

待那秦軍軍官回到中軍之後,發令雲車上兩麵碩大的令旗便開始急速飛舞起來,緊接著後陣三十六麵大型牛皮戰鼓便發出一通震天的滾雷聲,秦軍五大方陣在一片隆隆聲中,開動起來了。

“擂鼓鳴號,準備應戰!”董成見狀連忙回頭沉聲對軍令司馬下令道。因了那兩名報信斥候的提前預警,董成已經事先將城內三分之二的守軍兵力,抽調到了東門,其餘城門總共隻留下一千的兵力負責警戒。他知道,以眼下秦軍紮營的態勢來看,鹹陽東門必是秦軍的主要攻城方向。而鹹陽城牆過於漫長,足足有十裏之長,即便他抽調了整整兩千漢軍全力防守東門,整個東門的防守卻依然十分薄弱。

“老天保佑,但願能頂住秦軍的第一波攻擊!”董成心下暗暗祈禱道。尋常作戰,士卒的第一波攻擊往往最為有力也最具威脅,再往後便是一波不如一波。這邊是兵諺所說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之意。作為漢軍領兵將領的董成已經如此心下發虛,那就更不用說其餘普通的漢軍士卒了。有些膽小一點的,竟是在秦軍震耳欲聾的連綿戰鼓聲中,不自禁地瑟瑟發抖起來。

片刻之後,秦軍伴著如雨般的鼓點聲,踏著剛猛雄健的步伐,隆隆開到距離東門不足一裏的地方。“連弩車試射!”正在推進中的第六師一團連弩營營長舉起長劍,高聲下令道。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行進在第一排的十二輛連弩車驟然停了下來,當中一輛隨即高高揚起粗大的弩箭導軌。一排五支嬰兒手臂粗細的弩箭,隨之被訓練有素的士卒並排裝填進導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