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1:做好個人定位與規劃
要做好個人規劃,首先需要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做好自我定位,具體說來則是對以下幾個問題做出合理的回答:
(1)你現在正處於人生發展的哪個階段?
(2)你處於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
(3)你所處的企業環境如何?
(4)在時間上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確定在這一階段你的行動重點在哪裏?
隻有弄明白了這些問題,你才能據此有效地安排並計劃自己今後的行動。以下就上述幾個問題各自進行展開與闡述。
1.確定自己所處的人生發展階段
人生發展階段的劃分大都是以年齡段來區分的,美國管理學家薩帕把人的發展劃分為以下五個主要階段。
(1)成長階段。大約在14歲之前,這一階段屬於認知階段。受家庭、環境等的熏陶,通過遊戲、玩耍等,逐步建立起自我概念,並經曆對職業從好奇、幻想到興趣,開始形成初始的職業意識和職業夢想。薩帕將這一階段具體分為10歲之前的幻想期、11~12歲的興趣期和13~14歲的能力期三個成長期。
(2)探索階段。大體發生在15~24歲這一年齡段,屬於學習打基礎階段。這一階段個人探索著把職業夢想和現實相結合,通過對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對自己的能力和天資進行現實性評價,並根據未來的職業選擇做出相應的教育決策,完成擇業及初步就業。具體又可分為15~17歲試驗期、18~21歲的轉變期和22~24歲的嚐試期三個時期。
(3)確定階段。又稱為立業期,一般在25~44歲期間,屬於選擇、安置階段。這一時期主要是現實地發展職業,追求成功,經過嚐試後,力爭穩定職業,並謀求發展。這一階段是大多數人職業生涯周期中的核心部分,一般又經過嚐試期、穩定期和職業中期危機階段三個時期。
(4)維持階段。大約在45~64歲這一年齡段上,屬於升遷和專精階段。這個階段的人們長時期在某一職業上工作,在該領域已占有一席之地,一般都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已不再考慮變換職業,心態趨於保守、穩定,維持和鞏固已取得的職業成就和社會地位。
(5)衰退階段。大約在65歲以上,屬於退休階段。這一時期的人健康狀況和工作能力逐步衰退,部分或全部從職業角色中退出,結束職業生涯。學習接受一種新的角色,適應退休後的生活,以延緩衰退,維持生命力。
2.確定自己所處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
人的職業生涯同樣具有階段性的特點,職業生涯發展過程又是因人而異的,人在不同的職業生涯階段具有不同的目標和任務,職業生涯各個階段之間具有遞進性。
著名職業生涯管理專家格林豪斯,根據人生不同年齡段職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將職業生涯劃分為5個階段。
(1)職業準備。典型年齡段為0~18歲。主要任務:發展職業想象力,對職業進行評估和選擇,接受必須的職業教育。
工作,在獲取足量信息的基礎上,盡量選擇一種合適的、較為滿意的職業。
(2)進入組織階段。一般在18~25歲之間,主要任務是要具備求職者的身份,獲取職業信息,進行職業選擇並獲得一份工作。
(3)職業生涯初期。處於此期的典型年齡段為25~40歲。學習職業技術,提高工作能力;了解和學習組織紀律和規範,逐步適應職業工作,適應和融入組織;為未來的職業成功做好準備,是該期的主要任務。
(4)職業生涯中期。40~55歲是職業生涯中期階段。主要任務:需要對早期職業生涯重新評估,強化或改變自己的職業理想;選定職業,努力工作,有所成就。
(5)職業生涯後期。從55歲直至退休位職業生涯的後期。繼續保持已有職業成就,維護尊嚴,準備引退,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3.個人所處環境條件分析
無論自己深處一個怎樣的環境,都應該以一種積極、客觀的心態去認識、去應對。國內職業學家程社明曾指出:“與其牢騷抱怨,不如問問自己:在這個不盡如人意的環境裏,我能做些什麼?”
總體來說,個人所處的環境主要包括社會環境、職業和行業環境以及企業環境。
(1)社會環境分析
社會環境對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對社會大環境(指社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科技環境、文化環境等)宏觀因素的分析,了解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法製建設發展方向,尋求各種發展機會。影響職業生涯的社會環境因素包括:經濟發展程度、社會文化環境、政治製度氛圍和價值觀念等。
(2)職業和行業環境分析
職業環境分析,就是要認清所選職業在社會大環境中的發展狀況、技術含量、社會地位、未來趨勢等。當前熱點職業有哪些?發展前景怎樣?社會發展趨勢對所選職業有什麼要求?影響如何?這些問題都要仔細研究研究。
行業環境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及其發展狀況,進而也就影響到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行業環境分析包括對目前所在行業和將來想從事的目標行業的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