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溫馨一刻(1 / 2)

清寧宮位於高台之上,前有鳳凰樓,四周為高牆,構成獨立的城堡式建築。鳳凰樓為清寧宮內院的門樓。高三層,歇山頂,麵闊進深各為三間。曾是太祖皇帝計劃軍政要事和舉行宴會之地,先帝入關後改為存放實錄、玉牒、禦影以及玉璽的場所。

清寧宮為五開間前後廊硬山式,綠剪邊黃琉璃瓦。室門開於東次間,屋內西側形成“筒子房”格局,東梢間為帝後寢宮,寬大的支摘窗式樣樸素,欞條皆以碼三箭式相交,宮門亦不用隔扇式。西邊四間為神堂,是薩滿教祭祀之所。正對宮門豎立祭天的索倫竿,東為關雎宮、衍慶宮,西為麟趾宮、永福宮。殿頂鋪黃琉璃瓦鑲緣剪邊,前後皆方形簷柱,柱頭飾獸麵,檀枋施彩繪等。

芳兒領著清月和茗煙一道步入清寧宮,四周打量了一番,耳邊聞得茗煙奇道:“娘娘,為何這清寧宮的格局竟和咱們的坤寧宮如此相似?”隨後有聽聞她一臉笑意的看向芳兒,故作神秘的甜甜說道:“莫不是皇上心疼娘娘,怕娘娘在盛京住不慣才著人特意將清寧宮布置的跟坤寧宮一般?”

芳兒輕點了一下茗煙的腦勺,對於她自娛自樂的言語甚為無奈,這丫頭片子總能想出稀奇古怪的事兒來,也不知道這些年讓她跟在清月和烏蘇嬤嬤身側都學了些什麼。“你這丫頭倒是自作聰明,不過倒也說對了一半。”眼睛瞥見一旁的清月也如茗煙一般露出新奇的目光,芳兒微微笑了笑,然後解釋著:“大清沒入關以前,這清寧宮便是帝後的寢宮,先帝率兵入關以後,這盛京的宮殿便作為行宮了。為了保留咱們滿人獨有的特色,先帝便命人將清寧宮的格局盡數搬到坤寧宮。因此兩宮相似也是無可厚非的。”

“原來如此。”隨行在後頭的陸爾泰輕輕說道,若說這坤寧宮參照清寧宮的樣式也不盡然。目光所及之處,均可發覺清寧宮比紫禁城中的坤寧宮多了幾分滿蒙的特色。再如何參照盛京,這紫禁城畢竟是明朝永樂皇帝所建,集結的盡是漢家風采,豈是滿人可以比擬。

陸爾泰微微冷哼了一聲,聲音不重卻足以惹來芳兒的注視。對上那一雙清澈溫婉的眸子,陸爾泰方才意識到自己的心態從未放開。父親陸健的死依舊在他的心上,依舊刻在他的腦海中。或許並非放不開對皇上的怨恨,而是放不開這個滿清朝廷對漢族士子的輕蔑和無視吧。

在芳兒無奈的歎息中陸爾泰撇過了自己的目光,卻在不禁意間見到窗外一道明黃色的身影,收起自己失態的心情,陸爾泰在玄燁踏進宮門的那一刻便跪膝在地,高聲喊道:“叩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玄燁輕輕道了一句“平身”便快步越過陸爾泰來到芳兒的身側,輕柔的將她扶起,見隨側不見承祜和教養嬤嬤,問道:“承祜呢?”

芳兒微微一笑,每逢玄燁見到承祜不在她的身側總有此一問。抬手為他整理了下略有淩亂的衣襟處,然後方才說道:“老祖宗想念承祜,便叫蘇嬤嬤抱去了。皇上若是念著孩子了,待會兒晚膳時分便可見著了。”

玄燁輕輕“嗯”了一聲,見清月伶俐的奉上熱茶,剛抬手掀開杯蓋,便想起一事,笑著問道:“今兒個晚膳不會見到什麼不該見到的人吧?”

芳兒柳眉微微一挑,心知玄燁說的是榮蘭,想著他還為自己求情將榮蘭一道帶至盛京一事而感到不滿。嘴角噙著一抹柔情的笑意,也不點破,隻是裝傻說道:“都是自家人,哪裏會有什麼不該見的人?”

“朕聽梁九功說你將這榮常在安排在了永福宮?”試探著問道,見芳兒直認不諱的頜首,玄燁的目光對上那雙清麗眸子,“那可是個好地方,你怎麼會想到把她安排到永福宮呢?朕想著你素來不喜歡榮常在。”

芳兒揮手命清月等人在一旁候著,嘴角含笑看了一眼梁九功,也不惱他的消息靈通。為了永福宮一事,僖貴人不依不鬧的矯情想來已經叫玄燁給知道了去,既然如此她也不多加解釋了,免得欲蓋彌彰。翩然在玄燁對側的炕上坐下,免了茗煙要奉上的茶水,“不就是一座宮殿麼,皇上都說隨臣妾安排了,現下怎麼突然問起來了?”見玄燁麵色一愣,略有尷尬之意,芳兒便知自己料想不錯,這僖貴人已經去他那兒鬧過了。

掩嘴輕輕一笑,芳兒試著問道:“早前僖貴人就向臣妾要那永福宮,隻是臣妾覺著衍慶宮比較適合僖貴人的身份,便沒有同意。莫不是她找皇上訴說臣妾的不是了?”

玄燁將茶杯擱置小案上,淺淺一笑,當中有自作孽不可活的意味,瞧著芳兒一臉嬌俏的樣兒,他便知她早已洞察了一切。微微歎息道:“皇後心細如塵,朕心裏想什麼都瞞不了你。”想著來清寧宮的路上,僖貴人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訴說芳兒仗勢欺人,玄燁心知當中添油加醋了不少,見著芳兒便不免隨口一問,卻不料叫她笑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