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年輕人,當他們剛走出校門時,總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認為自己一開始工作就應該得到重用,就應該得到相當豐厚的報酬。他們在工資上喜歡相互攀比,似乎工資成了他們衡量一切的標準。但事實上,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缺乏工作經驗,是無法委以重任的,薪水自然也就不可能很高,於是他們就有了許多怨言。
也許是耳聞目睹父輩或他人被老板無情解雇的事實,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將社會看得比上一代人更冷酷、更嚴峻,因而也就更加現實。在他們看來,我為公司幹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等價交換,僅此而已。他們看不到工資以外的東西,曾經在校園中編織的美麗夢想也逐漸破滅了。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熱情,工作時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以報複他們的雇主。他們隻想對得起自己掙的工資,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的前途,是否對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
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在於人們對於薪水缺乏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大多數人因為自己目前所得的薪水太微薄,而將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也放棄了,實在太可惜。
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隻是工作的一種報酬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一個人如果隻為薪水工作,沒有更高尚的目標,並不是一種好的人生選擇,受害最深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一個以薪水為個人奮鬥目標的人是無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從來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雖然工資應該成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從工作中能真正獲得的更多的東西卻不是裝在信封中的鈔票。
一些心理學家發現,金錢在達到某種程度之後就不再誘人了。即使你還沒有達到那種境界,但如果你忠於自我的話,就會發現金錢隻不過是許多種報酬中的一種。試著請教那些事業成功的人士,他們在沒有優厚的金錢回報下,是否還繼續從事自己的工作?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絕對是!我不會有絲毫改變,因為我熱愛自己的工作。”想要攀上成功之階,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選擇一件即使酬勞不多,也願意做下去的工作。當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時,金錢就會尾隨而至;你也將成為人們競相聘請的對象,並且獲得更豐厚的酬勞。
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工作固然是為了生計,但是比生計更可貴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做正直而振奮的事情。如果工作僅僅是為了麵包,那麼生命的價值也未免太低俗了。
人生的追求不僅僅隻是滿足生存需要,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有更高層次的動力驅使。不要麻痹自己,告訴自己工作就是為賺錢——人應該有比薪水更高的目標。
工作的質量決定生活的質量。無論薪水高低,工作中盡心盡力、積極進取,能使自己得到內心的平安。工作過分輕鬆隨意的人,無論從事什麼領域的工作都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將工作僅僅當作賺錢謀生的工具,這種想法本身就會讓人蔑視。
事業成功人士的經驗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隻有經曆艱難困苦,才能獲得世界上最大的幸福,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隻有經曆過奮鬥,才能取得成功。
積極主動承擔分外的工作
拿破侖·希爾曾經聘用了一位年輕的小姐當助手,替他拆閱、分類及回複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當時,她的工作是聽拿破侖·希爾口述,記錄信的內容。她的薪水和其他從事相類似工作的人大約相同。有一天,拿破侖·希爾口述了下麵這句格言,並要求她用打字機把它打下來:“記住:你惟一的限製就是你自己腦海中所設立的那個限製。”
當她把打好的紙交給拿破侖·希爾時,她說:“你的格言使我獲得了一個想法,對你我都很有價值。”
這件事並未在拿破侖·希爾腦中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但從那天起,拿破侖·希爾看出來這件事在她腦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她開始在晚餐後回到辦公室來,並且從事不是她份內而且也沒有報酬的工作,並開始把寫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侖·希爾的辦公桌來。
她已經研究過拿破侖·希爾的風格,因此,這些信回複得跟拿破侖·希爾自己寫的完全一樣,有時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直到拿破侖·希爾的私人秘書辭職為止。當拿破侖·希爾開始找人來補這位秘書的空缺時,他很自然地想到這位小姐。但在拿破侖·希爾還未正式給她這項職位之前,她已經主動地接收了這項職位。由於她在下班之後,以及沒有支領加班費的情況下,對自己加以訓練,終於使自己有資格出任拿破侖·希爾屬下人員中最好的一個職位。
而且不止如此,這位年輕小姐的辦事效率太高了,拿破侖·希爾已經多次提高她的薪水,她的薪水現在已是她初來這兒薪水的4倍。她使自己變得對拿破侖·希爾極有價值,因此,拿破侖·希爾不能失去她這個幫手。
這就是進取心。正是這位年輕小姐的進取心,使她脫穎而出,可謂名利雙收。
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進取心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胡巴特對“進取心”做了如下的說明:“這個世界隻願對一件事情贈予大獎,那就是‘進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