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應突破思維定勢
在創新過程中,積極尋求新的設想時,要有意識地拋開頭腦中已形成的思考問題的程序和模式,即思維定勢,排除它對創新的束縛作用。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日本的東芝電氣公司1952年前後曾一度積壓了大量的電扇賣不出去,70000多名職工為了打開銷路,費盡心機地想了不少辦法,依然進展不大。有一天,一個小職員向當時的董事長石阪提出了改變電扇顏色的建議。在當時,全世界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東芝公司生產的電扇自然也不例外。這個小職員建議把黑色改為淺色。這一建議引起了石場董事長的重視。經過研究,公司采納了這個建議。第二年夏天東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淺藍色電扇,大受顧客歡迎,市場上還掀起了一陣搶購熱潮,幾個月之內就賣出幾十萬台。從此以後,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電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統一的黑色麵孔了。
此例具有很強的啟發性。隻是改變了一下顏色,大量積壓滯銷的電扇,幾個月之內就銷售了幾十萬台。這一改變顏色的設想,效益竟如此巨大。而提出它,即不需要有淵博的科技知識,也不需要有豐富的商業經驗,“為什麼東芝公司其他的幾萬名職工就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為什麼日本以及其他國家有成千上萬的電氣公司,以前都沒人想到、沒有提出來”。這是因為,自有電扇以來都是黑色的,而彼此仿效,代代相襲,漸漸地形成了一種慣例、一種傳統,似乎電扇隻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為電扇。這樣的慣例、常規、傳統,反映在人們的頭腦中,便形成一種心理定勢、思維定勢。時間越長,這種定勢對人們的創新思維的束縛力就越強,要擺脫它的束縛也就越困難,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東芝公司這位小職員提出的建議,從思考方法的角度來看,其可貴之處就在於,它突破了“電扇隻能漆成黑色”這一思維定勢的束縛。
突破定勢思維的關鍵,是要多角度思考、看問題。在你考慮得百般苦惱時,不妨放輕鬆,聽聽音樂,看看大自然,或別的產品信息,讓大腦在放鬆狀態下轉換到新思路上來。
創新應善用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就是反過來想問題,是一種超常規的思維方式,成為打破根深蒂固觀念的利器,用它來進行決策、經營,幾乎逢戰必勝。
我們來看看“七喜”汽水的廠商是如何運用逆向思維,在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夾縫中一躍而起的。
當時“可口可樂”飲料可算是雄霸天下,接著又是“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打得難解難分,不分伯仲。如果再生產一種飲料與這兩大巨頭抗衡,成功率似乎沒有可能。
聰明的商人終於想出了一個絕招: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都屬於含咖啡因的飲料,我能否生產一種非咖啡因飲料呢?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名字上都是較吉祥的字眼,我能否搞一個在名字上刺激的產品?
基於以上兩點,用的都是逆向思維,一種叫“魔鬼之水”的非咖啡因飲料誕生了。
產品一經投放市場,立即得到了具有強烈反叛精神的美國青年人的中意,產量大增,逼得世界級飲料王國——“百事可樂”最後不得以“招安”的形式——把“魔鬼之水”的股份買斷,置於己旗下,才算免了一患。“魔鬼之水”在打入香港市場時,經廣告大師們的精心策劃,考慮到東南亞人較注重“口彩”的忌諱,改名為“七喜”。
一個逆向思維的創意,如同一顆金種子,可以迅速成長,撐起一座金色大廈。
使用逆向思維,要經常試試與常人相反的方法。行得通,就是一招製勝。當年柯達公司開發出“傻瓜相機”後,即宣布:本公司不獨占該技術,任何廠商都可以生產。這一定會讓一般人驚訝不已。然而,相機的大量生產和使用,刺激了膠卷的消費量,從而使柯達公司在其主打品——柯達膠卷上,賺回了更多的利潤。不同於常人想法,舍小利而得大利,這就是有魄力的人聰明的創意。
當然,經營中的逆反思維與行為,不是一味地“倒行逆施”,事先一定要考慮周全,是否行得通,以真正做到的以退為進,化負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