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機會也會自己找上門來。

豪富鴻池是日本大阪的十大財閥之一,但他開始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商販。

有一天,鴻池與他的傭人發生了爭執。傭人隨手抓起了一把火爐灰揚起,大部分落入了濁酒桶裏。那時日本酒都是濁的,還沒有象今天所喝的清酒。

第二天,鴻池發現,在酒桶的底部有一層沉澱物,上麵的酒卻非常的清澈,這一現象令他驚訝不已。他試著嚐了一口,味道也很不錯。後來,他對此現象作了反複的研究與論證,發現石灰有過濾濁酒的作用。

有了這一發現之後,鴻池製成了酒精,這就為他成為後來的大富翁創造了機遇。這還要感謝那位與他爭吵的傭人呢!但最重要的是鴻池並沒有放過那一特殊的現象,最終的成功還是得益於他的不懈的研究!

這樣的例子還很不少,輪滑鞋的發明也是其中一個例子:

紮克,住在紐約,是當地的一名公務員,整日無所事事。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滑冰。

冬天,在紐約到處都可以結冰。隻要他一有空,就要到戶外去滑冰,他對此有一種瘋狂的愛好。但是一到夏天,他就無法滑了,因此他感到很無聊。

在紐約有室內冰場,但是這需要花錢才能夠進入,對滑冰有如此嗜好的紮克來說,一兩次的滑冰根本無法滿足他,然而作為一個公務員,收入又極其有限,不能經常去,所以隻好呆在家裏,那種碌碌無為的感覺是很不好受的。

有一天,他突然產生了一種想法:“若在鞋子底下安裝輪子,就可以代替冰鞋了。那隻要普通的平坦的路就能夠當作冰場了。”

於是,在準備了幾個月之後,他與朋友一起合作開了一家製造roller-skat的小工廠。令他難以置信的是,產品剛一投放市場,就受到人們的歡迎,並逐漸擴大銷售領域,最終被全世界人們所接受,並成為十分暢銷的商品。不出一段時間,他就成為了百萬富翁。

以上種種事實證明,機遇對於一個成功者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但機遇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它是隻垂青那些勤於思考的人,善於觀察的人。否則,有千千萬萬的人都刮胡子、用鉛筆,但發明安全刀片,帶橡皮頭鉛筆的人卻隻有一個。

對生活多加留意吧,下一個成功者可能就是你!

創新能夠創造奇跡

首先,讓我們弄懂“創造性思考”的含義。很多人都把“創造性的思考”想象成電或小兒麻痹症疫苗的發現,或者是小說創作,或是彩色電視機的發明。當然,這些都是創新的產物。然而,創新並不是某些行業特有的,也不是具有超常智慧的人才具備的。

那麼,究竟什麼是創新呢?

一個低收入的家庭製定出一項計劃,能讓孩子進入一流的大學讀書。這就是創新。

一個家庭想辦法將附近髒亂的街道變成鄰近最美的地方。這也是創新。

想方法簡化資料的保存,或向“沒有希望”的顧客推銷,或者讓孩子去做有建設性的活動,或讓員工能夠真心熱愛他們的工作,或阻止一場口角的發生,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這些都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並且是很實際的創新實例。

什麼叫創新?《伊索寓言》裏的一個小故事提供給我們一個形象而又生動的解釋:一個暴風雨的日子裏,有一個窮人到富人家行乞。

“滾開!”仆人對窮人說,“不要來打攪我們。”

窮人說:“隻要讓我進去,在你們的大爐上把我的衣服烤幹就行了。”仆人認為這不需要花費他們什麼,就讓他進去了。

這個可憐的窮人,這時請求廚娘給他一口小鍋,這樣他就能夠“煮點石頭湯喝”。

“石頭湯?”廚娘說,“我想看看你如何樣用石頭做成湯。”於是她便同意了。窮人於是便到路上找了一些石頭洗淨後放在鍋裏煮。

“可是,你總得放些鹽進去吧。”廚娘說,她給了他一些鹽,後來又給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後,又把能夠收拾到的所有的碎肉末都放進了湯裏。

當然,您也許已經猜到,這個可憐的窮人最後把石頭從鍋裏撈出來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鍋肉湯。

倘若這個可憐的窮人對仆人說:“行行好吧!請給我一鍋肉湯喝吧。”結果又會如何呢?所以,伊索在故事的結尾處總結道:“堅持下去,隻要方法沒有錯誤,你就不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