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並不需要天才。創新隻在於找出新的改進方法。

任何事情成功的原因,在於能夠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辦法。所以,我們要來看看,怎樣發展、加強創造性的思考。

培養創造性思考的關鍵在於要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成。隻有這種信念,才能使你的大腦運轉,去尋求做好這種事情的方法。

拿破侖·希爾曾問PMA成功之道訓練班上的學員:

“你們有多少人覺得我們能夠在三十年內廢除所有的監獄?”

學員們顯出很困惑,有的懷疑自己沒聽正確。一陣沉默後,拿破侖·希爾又重複道:“你們有多少人覺得我們可以在三十年內廢除所有的監獄?”

在確信拿破侖·希爾並不是在開玩笑以後,立刻有人站起來反駁:“你的意思是要把那些殺人犯、搶劫犯以及強奸犯全部釋放出來嗎?你知道那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那樣我們就別想安寧了。無論如何,一定不能廢除監獄。”

大家開始七嘴八舌議論開了:“社會秩序將會被破壞掉。”“這些人的壞坯子是與生俱來的。”“倘若可能的話,還要設更多的監獄呢!”“難道你就沒看到今天報紙上報道的謀殺案嗎?”

還有人提出必須要有監獄,這樣警察和獄卒才能有工作做。

拿破侖·希爾接著又說:“你們說了很多不能廢除監獄的理由。現在,我們來試著不懷疑可以廢除監獄。倘若可能的話,我們應該怎樣著手呢?”

大家有點勉強地把它當成實驗,沉靜了一會兒,才有人猶豫地說:“我們可以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動中心來減少犯罪。”

就這樣,這些10分鍾前還持反對意見的人,開始熱心地參與了。

“首先要消滅貧窮,大部分的犯罪都起源於低收入的階層。”“要能辨認、疏導有犯罪傾向的人。”“借助手術方法來治療某些罪犯。”總共提出了78種大膽的構想。

這個實驗的結論是:當你認為某些事不可能做到的時候,你大腦就會為你打出各種做不到的理由。然而,當你相信——真正地相信,某一件事情確實可以辦到,你的大腦就會幫助你找出能夠做到的各種辦法。

用創新思維引導成功之路

與常規性思維相比較,創新思維具有它自己的特點,主要是:

獨創性

創新思維的特色是創新,它在思路的探索上、思維的方式、方法上和思維的結論上,獨具慧眼,能夠提出新的創見,作出新發現,實現新突破,具有開拓性和獨創性。然而常規思維是在遵循現存思路和方法時進行的一種思維,重複前人、常人過去已經進行的思維過程,思維的結論屬於現成的知識範圍。人的思維要解決的是實踐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常規性的思維解決的是重複出現的問題和情況。

隻要平時注意觀察,就能夠發現我們周圍的人分兩種類型:一是直接接受現有的知識和觀念,這種人總是思想保守、安於現狀。他們對生活無熱情更談不上創新。與此相反,另一種人他們注意觀察和研究新事物,勇於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這種人常不滿足現狀,敢於向疑難問題挑戰,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後一種人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靈活機動性

創新思維不局限於某個固定的程式和方法,它是獨立的思維框架,並且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靈活多變的思維活動,並伴隨著“想象”、“直覺”、“靈感”等非規範性的思維活動。所以,它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隨機性,它會由於時間地點等因素的不同而變化。常規性思維是按照一定的思路進行的思維活動,這種思維缺乏靈活性。

風險性

創新性思維的核心是創新突破,而不是過去的再重複。它是沒有前車之鑒的,沒有任何成功的經驗能夠套用的。它是在沒有任何思維痕跡的路線上去實現的。

因此,創造性思維不能讓每次結果都保證成功,有時它可能會毫無成效,甚至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這就是它的風險性。但無論結果怎樣,它都具有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意義。因為就算它的結果不成功,也向後人提供了少走彎路的教訓。常規性思維似乎很“穩妥”,但它存在著根本的缺陷,那便是不能幫助人們提供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