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蘭著名的銀行家克拉斯,有一種主持大銀行的理想。在實現的過程中他走過很多彎路,做過各種工作,積累了很多經驗最後才達到他的目標,實現了理想。

他曾經做過交易所的職員,收賬員,折扣計算員,出納員等。他在這種種的職位上總是留心注意著與他理想相關聯的銀行知識。

意誌不堅定的,經過此種磨難,也許會退縮,但他卻利用這經驗,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達到了目的。

他說:“一個人目的的到達能夠有幾種不同的途徑。時常地變換工作時,首先要明白幹的是什麼事,為何要幹此事。如果我換工作隻是為了賺錢,我便沒有現在。我之所以換工作是因為我對那方麵想得到的經驗,已經吸盡而無可再學了。”

一個目標應當作為一種指南,指導你是不是要換工作,換何種工作,應當把精力用在哪兒,以及怎樣應付枝節問題。目標不是個固定點,而是前進中的一個指南。

生命不息,進取不止,這才是偉人的一貫作風。一旦你達到了一個目標,以為自己到了輝煌的頂點,急流勇退,那麼你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由於沒有了努力,光輝的火焰便會慢慢熄滅。直到老死還念念不忘你的所謂的輝煌。這便失去了人生的意義,這也是對生命的一種浪費,實在是錯誤至極。

許華勃是一個憑借自己奮鬥而成功的鄉村孩子。他做過許多界總統的顧問。他認為無止境的活動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終結。

他說:“一次有人問我,一個大商人是不是有到達他目的的時候。”

我回答:“倘若一個人有達到他目的的時候,他便不是一個大商人了。有成就的人總是永遠奮鬥不止的,直到生命的終結。”

人類的欲望,從對現實的不滿開始。

不滿足始於較好東西的誘惑。由於這種誘惑能夠催促你向著好的方麵發展。

怨天尤人,把人生的不幸遭遇歸咎於別人或自然環境,由此而發泄內心的不滿或怨氣。讓不滿激發你的鬥誌與精神,采取一種豁達的廣闊的人生觀。

誌向需要後天的培養,並不是天生的。在許多誌向的選擇麵前,你應當選出適合自己發展的誌向。

空泛的追夢者,永遠也不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你要做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才有可能前進。

認清自己的位置便會更清楚自己將來做怎樣的人。

目標能刺激你把眼前的工作做好。眼前的目標解決了,才能向著更遠的目標前進。

行進中種種問題的解決需要拿你的目標作為指導。

不要停留在眼前目標的解決,要以一種誌願的成功,刺激第二個誌願的開始。

與那些不滿足的人為友

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新聞界的霸主、倫敦《泰晤士報》的大老板拉斯克利夫爵士不滿足開始時的月薪80元。後來《倫敦晚報》和《每日郵報》為他所有的時候,他的欲望的溝壑還沒有填平。直到他得到《泰晤士報》為止。

林肯說:“除了密西西比河外,倫敦《泰晤士報》是世界上最有力的一件東西。”《泰晤士報》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在與官僚的鬥爭中,他利用《泰晤士報》的力量,曝光了官僚的腐敗,導致幾個內閣的倒台。批判政府的昏聵無能。他的這種大膽的努力,讓國家效率提高不少,甚至還改革了英國政府的整個製度。

拉斯克利夫對那些自滿的人,是不願和他們多費唇舌進行周旋的。

有一次他和一個陌生的次等編輯助手進行了對話。

“在這裏工作多久了?”

“大約4個月。”他說道。

“你對自己的工作感覺怎樣?喜歡嗎?”

“對我的工作非常喜歡。”

“你的工資是多少?”

“一星期四鎊”

“你還滿足嗎?”

“很滿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