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資源管理
人、技術、資源和市場是創業的四要素,人是這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對於一個新創企業,更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否則就有可能造成人員冗多或人手短缺,這樣勢必會造成企業成本的增加、工作效率的降低,甚至會使創業夭折。因此,與創業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相適應的人力資源配置對創業者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創業者應在下麵幾點多用點功夫,這將會有利於其企業更健康的發展。
創業者應根據創業戰略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的需求進行合理的規劃。新創企業的人力資源規劃就是指:根據創業戰略,分析新企業行業環境中人力資源供給與需求狀況,製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確保有適當數量的稱職人選在需要的時間段內做應做的工作,還要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使“人”與“事”有機地結合起來,事得其人,人盡其才。
人力資源規劃有利於企業達到以下目標:
(1)有助於預測人力過剩或不足的情況。
(2)有利於獲得並保留企業所需要的適當數量與質量的人才。
(3)有助於幫助員工改進個人的工作技巧。
(4)有利於做好人員替換的安排。
(5)有利於配合其他部門的運營計劃和工作安排。
人力資源規劃是對企業需求人員供需平衡的動態管理過程。因此在進行規劃時,必須要考慮企業的外部環境、戰略規劃、財務預算等,在此基礎上預測企業內人力資源的供需狀況,然後比較供需雙方,如供需平衡,則不需要調整,否則就應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調整雙方從而達到平衡。
創業常常是一個或幾個人發起的,而且常常難以覆蓋多種技術或管理工作。但無論是什麼樣的企業,都需要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職員。人力資源的選擇與發展就是從外部的人力資源中選擇適合本企業的人員並不斷提高他們多方麵的綜合素質。這主要是通過招聘和培訓兩種方式來實現的。
工作分析又稱職務分析,它是通過一係列的程序,找出某個職位的工作性質、任務、責任及執行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分析完成後,可在組織內編製一係列的工作說明,這很有利於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
創業之初,公司有了適當的人選,又有良好的培訓幫助他們發揮特長,自然事半功倍。這時,要特別注意激勵機製的建成。
創業者有創業的激情,他們把這種激情傳遞給創業團隊,從而形成創業精神,而後創業團隊要把這種創業精神通過各種激勵手段灌輸給所有的員工,使他們積極地、創造性地執行創業計劃,完成創業的目標。
創業者怎樣做才能激勵包括創業團隊在內的所有的創業人員呢?通常,激勵措施大致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目標激勵、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目標激勵是通過不斷地樹立新目標或讓員工為自己樹立新目標而激發他們的事業心,使其始終有所追求,不斷創新;精神激勵,就是通過給予員工各種精神獎勵,培養其集體榮譽感,為其工作提供精神動力;物質激勵就是為員工提供大於或等於與其付出相適應的薪酬。對於創業初期的企業來說,各方麵對資金的需求都很巨大,不大可能拿出很多錢來激勵員工,因此目標激勵和精神激勵所占的比重要大於物質激勵的比重。
創業人員,特別是其中的技術人員,往往有強烈的事業心與成就動機,大多都希望能夠在所學的專業領域施展抱負,對他們而言,在專業領域取得成績、獲得名聲、施展才華正是其理想實現之所在,要比對物質的追求更強烈。因此,對這些人更多的是精神激勵,給他們創造一個寬鬆的工作環境,保證他們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華。另外,技術人員的技術專利、專有技術還可以作為一種出資的形式折資入股,這不僅僅是一種公司的產權形式,更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機製。對創業團隊這一高層的企業管理組織而言,除以貨幣收入的形式把企業的收益分配給其團隊成員外,還可以實行股權、期權的激勵機製。股權分配的具體做法是將創業企業的部分收益轉化為企業股份分配給創業成員,或設立管理股,讓創業成員以企業股份的形式享受企業經營收益。
當然,現在還存在一些雖然傳統卻十分有效的激勵方法。例如,某商業銀行在創業初期,分配給第一批創業人員每人一套20多萬元的豪華住宅,唯一的條件就是員工不跳槽,就可以無償使用,否則企業就收回其住宅。在創業初期,這種做法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使員工沒有後顧之憂,他們就會努力、踏實地工作。可見,這不僅僅是一種激勵的方法,還是一種留住人才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