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說明,富蘭克林在自己的自傳中還進一步寫道:“接著,按照畢達哥拉斯在他的《金詩篇》裏所提出的意見,我認為每日必須檢查,所以我想出了下麵的方法來進行考查:‘我做了一個小冊子,把每一種美德分配到一頁。每一頁用紅墨水劃成7行,一星期的每一天占一行,每一行上注明代表星期幾的一個字母。我用紅線把這些直線劃成13條橫格。在每一橫格的頭上注明每一美德的第一個字母。在這橫格的適當直行中,我可以記上一個小小的墨點,代表在檢查當天該項美德時所發現的過失。’”
下麵就是富蘭克林所作的每日自我檢查表,你應該認真研習。
製訂一個行動的公式
第一,訂下整個一周都將集中力量去完成的事。
每當一個時機來臨時,你就應當用適當的行動作出反應。
第二,在接著的第二周集中力量在第二步要完成的事。
一旦時機到來了,在你有的意識心理中則要閃現“應用先前的那個原則”的意識,這時你就應用自我發出的警句“立即行動廣”這樣你就行動起來了。
每次每周集中力量於一件事,而留下其他原則由習慣來執行,這種習慣是當時機到來時,在你在下意識心理中所形成的。
第三,當13種品德的訓練都完成了後,再重複做一遍。在1年內,像這樣的循環可做4次。
第四,當你已經獲得一種令人滿意的品德時,你就能夠運用一種新的原則去代替一種新的品質、態度和活動,這些都是你渴望要加以發揚的。
現在你已了解了本傑明·富蘭克林用來幫助自己的方法。
因為《富蘭克林自傳》是一本供你自我學習的書籍,所以你有可能研究富蘭克林的這些方法,並能注意你怎樣應用這些原則。
倘若你決定開始實行你自己的計劃,但還不能準確地知道開始時該用什麼原則,這時你可以運用富蘭克林的這13種品德,或希爾博士的成功學所講的17個成功法則,也就是本書的18章所講述的內容。
你必須要找到適合於你的工作
你可以來了解一個有趣的故事。“福勒製刷公司”首要創辦人阿爾弗拉德·福勒出身於一個農場主家庭,住在加拿大東南的新斯科夏半島。
福勒似乎總也保不住他的工作。其實,在頭兩年中,他雖非常努力,卻失去了三份工作。
但是,接著在福勒的生活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因為他試圖銷售刷子。
就在這時,福勒受到了激勵。他開始認識到他最開始的三份工作對他都是不適合的。
他不熱愛那些工作。那些工作並非自然地來到他的身邊。
自然地來到他身邊的工作是銷售。他馬上明白:他會把銷售工作做得很出色,他非常熱愛這項工作。
所以福勒開始集中精力從事世界上最好的銷售工作。
他是了不起的人。
他成了一個成功的推銷員。他在攀登成功的階梯時,又立下一個目標:即創辦自己的公司。
阿爾福拉德·福勒停止了為別人銷售刷子。這時他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興高采烈。他在晚上製造自己的刷子,第二天就拿出去出售。
當銷售額開始上升時,他就在一所舊棚屋裏租下一塊地方,雇用一名幫手,替他製造刷子。他本人則全身心地投入到銷售中。
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阿爾福拉德福勒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呢?
這個成果便是:很快,福勒製刷公司具備了一大批銷售員和數百萬美元的年收入!你看,倘若你能做自然而來的工作,你就更易於成功。
然而,比起喪失工作、賺得巨資或商業成功等因素,還有更激勵人的東西。而自我保存便是在這張因素表上最強有力的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