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川竹二的研究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因為此項研究涉及人類學的許多未知領域,潛伏著人類對自身了解的重大突破。這樣,體液說又有了新的發展。日本血型人類學家能見正比古認為:“血型的真正含義指的是人體的體質和氣質類型。”“可以更簡潔地給血型作如下定義:血型就是所有生物的體質類型和氣質類型。”但是,許多學者認為,這種理論沒有多少科學根據。因此,氣質與血型關係問題是一個有爭議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根據血型把人的氣質劃分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種:
A型人精明、理智、內向,不善交際。沉思好靜,情緒穩定,忍耐力強。具有獨立性,易於守規。做事細心謹慎,但不果斷。責任心強,固執。感情含蓄,注重儀表,但不新奇,是處理家務的能手。
B型人聰明、活潑、敏捷。外向,善交際。興趣廣泛多變,精力分散;大事故少,小事故卻不少,行動奔放,不習慣束縛;易感情衝動,熱心工作,不怕勞累。缺乏細心和毅力。動作語調富於感情,易引起他人注意。愛情上,女性比男性主動。
O型人外向直爽,熱情好動,富於精力,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有主見,主觀自信,急躁好強,有野心;易激發感情。說話易用教訓人的口氣,易得罪朋友;動作粗獷,不靈活,不易做耐心的工作;愛情上多屬主動,易被別人愛,也易接受別人的愛。長壽者多。
AB血型的人屬於複合氣質類。機智大方,辦事幹淨利落,冷靜、不浮誇。行動有計劃,喜分擔責任。興趣廣泛。因傾向不同,有的人有領導能力,有的人則沉默寡言、滿腹心事,待人接物缺乏經驗、易吃虧。
4.激素說
氣質的激素說是由英國心理學家L·柏爾曼提出來的。在解釋氣質的生理機製上影響最大的有兩個學派:一是以巴甫洛夫為代表的氣質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理論;另一個是以伯曼等人為代表的氣質的激素理論。柏爾曼認為,人的氣質是由甲狀腺、腎上腺、腦垂體、副甲狀腺和性腺等內分泌腺的活動水平決定的。
他根據人的某種內分泌腺特別發達而把人劃分為:甲狀腺型、垂體型、腎上腺型、性腺型、副甲狀腺型和胸腺型。他認為,不同類型的人,有不同的氣質特點。
(1)甲狀腺型
甲狀腺分泌增多者精神飽滿、不易疲勞、知覺敏銳、意誌堅強、處事和觀察迅速、容易動感情甚至感情迸發。甲狀腺分泌減少者可能發生癡呆症。
(2)腦垂體型
腦垂體分泌增多者性情強硬、腦力發達、有自製力、喜歡思考、骨骼粗大、皮膚甚厚、早熟、生殖器發達。腦垂體分泌減少者身材短小、脂肪多、肌肉萎弱、皮膚幹燥、思想遲鈍、行動懦弱、缺乏自製力。
(3)腎上腺型
腎上腺分泌增多者雄偉有力、精神健旺、皮膚深黑而幹燥、毛發濃密、專橫、好鬥。腎上腺分泌減少者體力衰弱、反應遲緩。
(4)副甲狀腺型
副甲狀腺分泌增多者安定、缺乏生活興趣、肌肉無力。副甲狀腺分泌減少者注意力不易集中、妄動、容易激動。
(5)胸腺型
胸腺位於胸腔內,幼年發育,青春期後停止生長,逐漸萎縮。如果成年胸腺不退化者,則單純、幼稚、柔弱、不善於處理工作。
(6)性腺型
性腺分泌增多者常感不安、好色、具有攻擊性。性腺分泌減少者則性的特征不顯現,易同性戀,進攻行為少。
氣質對於我們來說有什麼用
人的氣質對行為、實踐活動的進行及其效率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了解人的氣質對於教育工作、組織生產、培訓幹部職工、選拔人才、社會分工等方麵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氣質不影響活動的性質,但可以影響活動的效率。如果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考慮到這一點,就能夠有效提高自己和他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