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源於細節的積累。從小事做起,隻有把小事都做好了,做到無可挑剔了,才有可能把大事做得盡善盡美。
在中國,每年拚死吃河豚的人中毒與死亡的人都會達到上千人。
而同樣是吃河豚,在日本卻沒有過類似的事情發生,那到底問題出在哪裏呢?
日本,在對河豚進行加工的時候,對過程要求都是非常嚴格,一名想要成為河豚廚師人最少也要接受兩年多的嚴格培訓,還要經過嚴格的考試才能得到營業執照。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條河豚的去毒加工是個非常繁瑣是過程,要經過30道程序,而一個最熟練的廚師完成這些工序最少也得用30分鍾的時間。
而在國內,對河豚的做法也就跟做其他的海鮮一樣,製作的過程很隨便,烹飪也沒有經過太多的程序,這樣做其中的毒沒有被徹底去除,才會有中毒的現象。
以前,日本的縫衣針都進口到國內,有許多人都感到很納悶:那麼小的一根針也要用日本的。當看到了日本的針才發現,日本專門為老年人眼花把針孔設置成長條孔,而國內人們常用的針是圓孔。
被日本人稱之為“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也曾經說過: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放過任何細節。
隻有做到了重視細節,才能超越平庸達到完美。
有一年,魯班接到了建築一座大宮殿的任務,建造這座大宮殿要用很多的木材,在那個時候沒有鋸子,魯班隻有讓他的徒弟上山用斧頭砍樹,工匠們每天很早就起來,到做到很晚才回去,但是工作效率還是非常低,這跟他們砍樹的工具有著很大的關係。
工匠們每天都會很累,但也砍伐不了很多的樹木,對建築宮殿用的木材還差很多,這樣促使了建築工程不能及時的完工,魯班身為負責人,他非常的著急,於是,他親自去山上檢查砍伐樹木的情況。
上山的路上,他由於不小心,被山上長的一種野草把手給劃破了。魯班當時覺得很奇怪,一根野草為什麼會那麼厲害呢?他很好奇的便去擱下草的葉子仔細觀察,他看到葉子兩邊都長有很多的小細齒,用手在上麵一摸,發現小細齒很鋒利。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手是剛才抓了那根野草給劃破的。而後他又看見了一隻大蝗蟲的兩顆大板牙很鋒利。看到這一幕也引起了他的好奇,於是,他捉來一隻蝗蟲,觀察他牙齒的結構,發現在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著很多的小細目齒,而蝗蟲也正是通過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魯班看到的這兩件事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使他受到了啟發,慢慢的他開始研究起來。
他想到,如果把用作砍伐樹木的工具做成齒狀,那同樣不是會很鋒利嗎?工具鋒利了砍伐樹木不就會容易很多。剛開始那是用竹子做試驗,在竹子的兩旁造出許多的小鋸齒,而後,在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很快就把樹皮給劃破了,再用力去劃幾下,小樹就被劃出一很深的一道溝,魯班很高興。但同時他想到了竹片很軟,強度也很差,在樹上拉了一會,就斷的好幾個齒,竹片做肯定用不了多長時間。
用竹片做的話同樣也會影響到砍伐樹木的速度,同時竹片太多也造成了一種很大的浪費。他覺得竹片不適合製作鋸齒的材料,而需要找一種強度和硬度都很高的材料來替代它,這時他腦裏突然想到了鐵片。於是他便去找鐵匠幫忙做一種帶有鋸齒的鐵片,然後便來到山上在樹上做實驗。魯班與徒弟一個拉一端,一來一往,一根樹一會兒就被鋸斷了,省力又節省時間,鋸也就這樣發明了。
在魯班發明之前,肯定也會有很多人有被野草劃破的情況,但是為什麼隻有魯班能從中得到啟示,發明了鋸,這也是值得人們去思考的。很多人會以為這隻不生活中很不起眼的小事,不必要去大驚小怪的,他們在治好傷口後便會很快就忘了。
而隻有魯班對於細節有很強的好奇心與想法。在生活中,隻有認真對細節去觀察、思考與研究,從中去了解問題的所在,還可能會因此而獲得一些創造性發明。同樣,會給人們悟出一個道理,在生活、工作中很多不起眼的小事,隻要你勤於思考,會使你學到很多的智慧。古書記載魯班在發明鋸之後,又發明了很多木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