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應知道的禮儀常識
公關禮儀是人們從事公關活動的行為規範。由於公關禮儀是建立在業緣基礎上的現代禮儀,因而它除了遵循人類共同應有的交往原則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的原則第一,公平對等原則。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傲慢,冷漠,或曲意逢迎,都會被視為不禮貌。應公平大方,不卑不亢,主動友好,熱情又有所節製。
第二,遵時守約原則。現代社會社會節奏加快,遵時守約更為重要,無論什麼理由,不遵時守約都是不禮貌的,再正當的理由失約後也應道歉。
第三,學會尊重他人的習俗原則與風俗禁忌原則。
第四,如果你是男士,就一定要記得女士優先的原則。
第五,差異性原則。外國人由於曆史、文化、經濟、政治、民族與我國不同,因而在交往中,不僅語言不同,而且在意識形態的許多方麵都會發生歧義,因而我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技術準備。
此外,還應該注意使用電話時的禮儀。要正確有效地使用電話,應該做到親切文明、簡捷準確。打電話時,雖然相互看不見,但是聞聲可知其人。
因此,通話時一定要客氣禮貌堅持用“您好”開頭,“請”字在其中,“謝謝”、“不客氣”結尾,嗓音要清晰,音量在適中,語速要恰當,通過聲音在對方心裏樹立良好的形象。打電話是為了爭取時間,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因此交談時詞語達意簡潔,語言清晰準確,以避免誤聽儀態舉止。
涉外人員目前在公務場合的著裝,最為標準的,主要是深色毛料的套裝、套裙或製服。具體而言,男士最好是身著藏藍色、灰色的西裝套裝或中山裝,內穿白色襯衫,腳穿深色襪子、黑色皮鞋。穿西裝套裝時,務必要領帶。
女士的最佳衣著是:身著單一色彩的西服套裙,內穿白色襯衫,腳穿肉色長筒絲襪和黑色高跟皮鞋。有時,穿著單一色彩的連衣裙亦可,但是盡量不要選擇以長褲為下裝的套裝。
最後,我們還應該注意下握手禮儀。在交際場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紹和會麵時握手;遇見朋友先打招呼,然後相互握手,寒暄致意;關係親切的則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人雙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對身份高者時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時,應隻輕輕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後順序,應由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麵先問候,待對方伸出手後再握。多人同時握手,切忌交叉進行,應等別人握手完畢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時應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
此外,有些國家還有一些傳統的見麵禮節,如在東南亞信仰佛教的國家見麵時雙手合十致意;日本人行鞠躬禮;我國傳統的拱手行禮。這些禮節在一些場合也可使用。
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舉起右手打招呼並點頭致意,也可脫帽致意。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麵,隻點頭致意即可;對一麵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識者,在社交場合均可點頭或微笑致意。
不能忽視的姿勢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征之一,是表現在心理過程的速度、強度、穩定性和內外傾向性方麵的心理特征。氣質具有恒常性和穩定性的特點,它以不同的方式作用於人的心理,支配著人的各種行為,甚至影響著一個人的容貌,氣質是一個人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人們常把人的容貌比作美麗的鮮花,而鮮花是有季節性的,鮮花總有凋零之時。與容貌相比,人的氣質就如同是一棵蒼勁的鬆樹,它給人的美是不受容貌和年齡製約的。氣質的美會在一個人的言談話語、舉手投足、待人接物中表現出來。這種美是自然而然地流露,而不是刻意生硬地模仿。因此,禮儀修養必須從培養良好的氣質做起。
心理學家根據人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速度、接受程度、連續時間、應變能力和表現方式等特征,將氣質劃分為多血質、膽汁質、黏液質和抑鬱質四種類型。多血質的人活潑好動,機靈敏感,表情外露,適應性強,一般認為最適宜社交活動,容易成為活動的中心人物;膽汁質的人直率熱情,精力旺盛,勇敢積極,勇於承擔責任,在社交活動中往往是擁護者或行動者;黏液質的人安靜,穩定,沉默,固執;抑鬱質的人謹慎,細心,深刻,憂慮,後兩種氣質特征的人在待人接物時往往缺乏熱情,顯得十分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