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內,學生不宜穿中、高跟皮鞋。而應穿布鞋、運動鞋,這樣便於做早操和上體育課,同時也可顯示出青少年健美的身姿。
穿衣服隻要達到著裝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
(1)整潔美。著裝整潔是一個人儀表美的需要,他能展現個人的精神麵貌,體現對他人的尊重。無論何時何地,著裝都要保持幹淨整潔並熨燙平整。
(2)整體美。即服裝的各個部分要具有完整統一的視覺效果,形成和諧的美感形象。著裝時要精心設計、全麵考慮、善於搭配,使服裝的各個部分既相對獨立,又相得益彰。
(3)個性美。著裝是表現個性的一種手段。追求服裝的個性、品位和風格是著裝的最高層次,富有個性的著裝可以增加個人魅力,體現獨特的風采。
(4)協調美。協調美應掌握TPO原則,即著裝要與時間(time)、地點(place)、場合(occasion)相協調。
那麼作為小學生,怎樣打扮自己才算美呢?
作為小學生,在課堂、集會、升旗儀式之上,符合禮儀的衣著應該是:
(1)要幹淨整齊,不能邋遢有意味;
(2)不能穿背心,更不能光膀子;
(3)不能穿拖鞋,更不能打赤腳;
(4)不能戴有色眼鏡;
(5)男女學生的紅領巾要係正戴好,要脫帽,摘掉頭巾,隊徽、校徽應佩戴在上衣左上方;(6)衣服扣子要係好,不能敞胸露懷;(7)參加一些莊重的集體活動,要衣冠整齊,不能穿花花綠綠的衣服;以上都是小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衣著服飾方麵的禮儀規範。小學生不能在學校穿背心,破損的紅領巾更不能佩戴,這也是對紅領巾的不尊重。小學生不能佩戴飾品、不能穿過短或暴露的衣服,這樣打扮並不漂亮,也不符合小學生禮儀規範。
在節假日中,或是除星期一以外的日子裏,許多同學都喜歡穿上自己精心挑選的衣服,但此時一樣要強調大方、整潔。女同學不可追求打扮得像成年女性一樣豔麗,甚至花枝招展;男同學呢,要注意衛生,天天穿幹淨整齊的衣服,不必追求穿高級質料的服裝。
小學生也要注意自己的頭發打扮。一般來說,女同學的發式應以理短發、梳辮子為宜,不要留披肩發,更不可塗脂抹粉與畫眉毛。男同學最好理學生頭,不能留長頭發。要保持小學生應有的活潑氣息。鞋子、襪子要常換,鞋子要常擦,決不可讓鞋子發出酸臭味兒。女同學要注意不宜穿中、高跟皮鞋,而應穿球鞋、布鞋或平跟鞋。我們來學習一首穿著禮儀兒歌。
新時代,講文明,好少年,樹新風。
重儀表,講身份,穿和戴,有學問。
首整潔,次美觀,要自然,要大方。
按校規,穿校服,不攀比,宜樸素。
儀容美,貴潔淨,勤洗手,衣冠整。
同學們,愛美是一點兒也沒錯的,但人的打扮一定要得體,要適當,才顯出美和可愛。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形象要求。小學生就像一朵朵剛剛開放的小花,天真活潑、純潔無邪就是少年兒童最美麗的地方。如果我們一味學大人打扮得非常複雜、非常鄭重,甚至花枝招展,珠光寶氣,那隻會弄巧成拙,反而把最美的本色弄丟了。
讓得體的舉止禮儀為你加分
舉止是一種不說話的“語言”,它真實地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受教育的水平及能夠被人信任的程度。
接待人員站要如鬆,挺拔筆直、舒展俊美、莊重大方、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積極向上,不要過於隨便,探脖、塌腰、聳肩、彎腿、抖足或雙手叉腰及放在褲兜裏均不足取。坐要如鍾,不可前傾後仰、歪歪扭扭、高蹺二郎腿。行走如風,步態要協調穩健、輕鬆敏捷,忌內八字和外八字,不能彎腰駝背、歪肩晃膀、扭腰擺臀、左顧右盼。
手勢不宜單調重複,打招呼、致意、告別、歡呼、鼓掌都要注意力度大小、速度快慢、時間長短,不可過度,尤其不要當眾搔頭皮、掏耳朵、摳鼻孔、剔牙、咬指甲、挖鼻屎、搓泥垢、打哈欠、修指甲、揉衣角。咳嗽、吐痰、打噴嚏都要避免大聲,更不能正麵對人。向人致意、鞠躬、介紹、遞物、接物都要誠心誠意,表情和藹可親,神情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