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氣質好還得儀態好(3)(2 / 3)

2.一旦與朋友鬧矛盾,主動釋前嫌

有的人和朋友之間出現矛盾後,總是因為麵子,不願意主動承認自己的不是。尤其是朋友也有錯的時候,自己的這種心態就更顯得有些理直氣壯了。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和朋友的關係一直僵持下去,錯過良好補救時機,等後悔時也晚了。所以,一旦與朋友鬧矛盾,不要去想什麼麵子不麵子,抓緊時間主動釋前嫌,即使朋友也有錯,也不要太在意,想想看,就因為這一點而失去一個朋友,值得嗎?把你的寬宏大量表現出來,你的朋友會更加信賴你。

紀伯倫說:“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這就是你的朋友,你一生中的財富,如果你真正用心珍惜它了,誰也搶不走。

工作上的禮儀規範

1.別成了上司的附屬品

與上司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要想在職場上尋求立足和發展,必須學會理順與上司的關係。每個人在上司的心目中處於何種地位,這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麼你處理好與上司的人際關係了嗎?如果沒有,我們不妨一起探討一下。

相信每個人都有相同的心理,就是總希望得到上司的賞識和重用,但是事情未必總能盡如人意。其實上司對下屬的賞識不外乎兩點:一是工作能力;二是人格魅力。而我們往往卻隻關注著第一點,也就是工作能力,以為隻要把工作幹好了,上司就一定會賞識自己,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準確的。

在犯了錯誤或遇到困難時,主動與上司溝通,而不要隱瞞、欺騙上司。那麼,在我們並沒有犯錯或遇到困難時,就不用引起上司注意、不用與上司溝通了嗎?答案是否定的。試著想一下,假如你是上司,你希望下屬是一個正日裏冷若冰霜、不苟言笑的人嗎?熱情奔放、活力四射的人才會讓上司引起注意,而沉默寡言、呆若木雞的下屬是不會牽動上司眼球的——即使牽動了,也會令上司“倒足胃口”。作為下屬,應該經常製造與上司溝通的機會,主動地領會上司的意圖,主動地和上司保持一致。與上司交談,是與上司發展關係的一個重要形式。有的人在上司麵前,總感覺膽怯、手足無措,需要找上司的時候都不敢去,更別提沒事情的時候了——那可真是唯恐避之不及。其實隻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努力克服這種緊張感,時間長了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成功的人士大都樂觀進取,而且希望下屬也采取同一看法。積極的作風並不隻是一種策略,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態度。你不僅要在看到你的上司時臉含笑容,還要在平時辦公的時候盡可能多些微笑,這樣會因習慣而成自然,自己工作時的心情也會好起來。

需要注意的是——要知道,時間是上級非常寶貴的東西,所以言簡意賅至關重要。所以,在溝通交流前,充分準備自己所要說話的要點,簡練、扼要、明確地向上司彙報,說的直截了當明白清楚;如果有些問題需要請示,自己心中應有兩個以上的方案,而且能像上司分析和方麵的利弊,這樣有利於上司作出決斷。隻要交流分寸把握有度,相信你的困難不僅會得到上司的幫助,還會贏得上司對你的信任。在聽上司對自己講話時,要善於傾聽上司的言語,體會上司言語中的意思,分析要點。

另外,還有一些人,為了得到上司的好感,就想盡辦法巴結上司——奉承討好,拍馬溜須。其實這也是大可不必的,這樣的舉動一般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優惠”,反而還會弄巧成拙。

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生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摒棄一味的溜須拍馬,用積極向上與樂觀的心態來贏得上司的賞識。

2.不要任由性格和同事較勁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之中,要生存,就要工作。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中,建立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這是人類追求的一個社會理想。這是一個現代文明的社會,要建立起和諧的同事關係,固然重要,但有的人隻顧著追求和廣大同事處好關係,一旦有哪個個別同事因為種種原因和自己的關係不好了,也不在意,以為隻要大多數同事和自己有個好關係就可以了。其實這是個錯誤想法,每個同事對你來說,都是具有一定價值存在的。更何況有的時候,你的一些利益損失就起源於你一直毫不注意的某個人身上。所以,在職場中,寧可與所有人的關係都一般融洽,也不能和有的人極度“熱乎”,同時得罪著另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