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約翰·梅傑這種不屈不撓、自信堅強的性格讓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從一個領救濟金的人最終成為英國的首相。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感動過無數人的張海迪,她之所以能感動無數人,不僅僅因為她是殘疾人,更因為她同時取得了常人難以取得的成就。
多年以來,曾動過3次大手術,摘除了6塊椎板,嚴重高位截癱,自第二胸椎以下全部失去知覺的張海迪,以保爾·柯察金的英雄形象鼓舞自己,憑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同病殘做頑強的鬥爭,同時勤奮地學習,忘我地工作。她自修了小學、中學的主要課程,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近20萬字的外文著作和資料。她還自學了針灸,並閱讀了大量的醫學專著,免費為病人診斷疾病。1992年她獲得了中國作家協會莊重文學獎,1994年獲全國奮發文明進步圖書獎長篇小說一等獎,1993年張海迪獲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對於一個殘疾人來說,能取得比很多正常人更大的成就,她靠的就是性格帶給她的力量。
好的性格能讓人不管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中都能積極麵對,並且不懈地努力,並最終取得成功。那麼,相反,不良的性格往往會在關鍵時刻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進而造成悲劇性的結局。
韓信雖為一代名將,其性格卻優柔怯懦。胯下之辱雖說明了他的忍,同時也說明了他的怯懦,倘若不是如此,他就不會懼怕劉邦,而會果斷地反劉自立。
韓信其實不能忍,漂母的幾句話,他就容忍不下,羞慚得無地自容,倘若能忍,何至於此。正因如此,開國之後,劉邦對他一貶再貶,他便忍耐不住了。倘若他真能忍住,斷不會招來殺身之禍。
韓信不敢反,又不願忍,從而形成了他優柔寡斷的性格,他在優柔寡斷中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也許,對於優柔性格的韓信來說,最理想的行為方式就是讓別人先反,自己在一旁優柔地觀看,敗則與己無關,勝則乘勢而起。韓信確實這樣做了,他讓陳搴起兵,自己則優柔觀望。然而,劉邦和呂後卻不優柔,他們快刀斬亂麻地處決了韓信。
韓信在優柔中被殺,其實他並沒有真反,而隻是在猶豫,他是被硬拉上刑場的,我們不知是否直到臨死一刻,他才真正不再優柔。
在曆史上,因性格上的缺陷而毀掉大好前程的又何止韓信一人呢?中國曆史上第一位集大學者、大權謀家、大政治家於一身的李斯,作為秦國丞相曾經大紅大紫、權傾一時,但最終他被腰斬於鹹陽街頭,全家老少都被殺害。李斯的一生是秦國政治的真實寫照,也是他自身個性特征的體現和結果。
李斯出生於戰國末年,是楚國上蔡人,少年時家境貧寒,年輕時曾經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官。
有一天,李斯上廁所,看到老鼠偷糞吃,老鼠又小又瘦,見人來就驚慌逃竄。過了不久,李斯又在國家的糧倉裏看到老鼠在偷米吃,這些老鼠又肥又大,看見人來,不但不逃避,反而瞪著眼很神氣的樣子。李斯覺得很奇怪,仔細一想,他悟出一個道理:又瘦又小見人就逃的老鼠,是無所憑借;而又肥又大見人不逃避的米倉老鼠是有所憑借而已。
為了能做官倉裏的老鼠,求得榮華富貴,李斯辭去了小吏的職務,前往齊國,去拜當時著名的儒家學者荀子為師。李斯十分勤奮,同荀子一起研究“帝王之術”,即怎樣治理國家、怎樣當官的學問。學成之後,他便辭別荀子,到秦國去了。由於李斯才華橫溢,並且提出了許多治理國家的好建議,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韓非是李斯的同學,他們同在荀子門下求學。韓非著作極豐,秦王感歎道:“我若能見到此人,和他交遊,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