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韓國在國勢危急之際,起用韓非,讓他出使秦國。李斯知道韓非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出於嫉妒,他對秦王說:“韓非是韓王的親族,愛韓不愛秦,這是人之常理。”
秦王說:“既然不能用,那就放走吧!”
李斯希望趕盡殺絕,他對秦王說:“如果放他回韓國,他定會為韓王出謀劃策,對泰國十分不利,不如在他羽翼未滿之時將他殺掉。”
秦王聽信了李斯的話,賜給韓非毒藥,令他自盡,就這樣,李斯除掉了他的對手。
而後,秦王統一了中國,李斯也升為丞相,職位越來越高,權勢也越來越大。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以趙高為首的舊貴族意欲立胡亥為帝。而要立胡亥為帝,就必須通過李斯,李斯身為丞相,掌握著最高權力,沒有李斯的同意,胡亥是當不了皇帝的。當時,朝廷內部李斯是可以揭露趙高、粉碎其篡位陰謀的唯一的人。但是,由於李斯軟弱、妥協,更是因為他希望保住他的榮華富貴,他沒有這樣做。
為了讓胡亥上台,趙高抓住李斯的弱點,用高官厚祿去引誘李斯,而李斯過於貪戀“富貴極矣”的社會地位,總想保全已經到手的既得利益,所以麵對趙高的威脅和引誘,他聽信了趙高,對趙高的陰謀未進行及時的揭露和製止。
胡亥繼位以後,趙高便開始陷害李斯,最後忍無可忍的李斯到秦二世麵前揭露趙高的罪行,但秦二世非常信任趙高,並告訴了趙高。趙高進一步詆毀李斯:“李斯最嫉恨的就是我,我一死,他就可以謀反了。”秦二世聽後,立即把李斯逮捕入獄,並派趙高負責審訊。
李斯被套上了刑具,關進了監獄,並受嚴刑拷打、百般折磨,他忍受不了痛苦,隻好供認了“謀反”的“罪行”。經過10餘次的審訊,李斯被打得死去活來。後來,李斯被判處死刑。
李斯的悲劇結局固然與當時的局勢有關,但與他的個性更是不無關聯。他的老鼠哲學注定他是一個貪婪的人。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他可以除掉他的同學韓非,甚至不惜幫助胡亥篡位,最終走入了趙高的陷阱,落得身首異處的可悲下場。一切的結局可謂是咎由自取,怪不了別人。
完善性格,就不能迷失在過去
一天,佛陀吃完早飯後,有人來請他指點佛法,佛陀把他請入屋裏。於是,這個人開始講起種種自己對佛法存在的疑惑和問題。他說了很久,佛陀隻是耐心地聽著,什麼都沒說,那個人就一直滔滔不絕地講著。
後來佛陀想走,這個人馬上住口了,聚精會神地聽著佛陀給他指點。但佛陀隻是問:“你吃早飯了嗎?”那個人點點頭。
佛陀又問:“那你洗碗了嗎?”這個人又點點頭,接著想說什麼。
但佛陀卻接著說:“那你有沒有把碗晾幹?”
那個人不耐煩地回答:“有啊,有啊,您現在可以指點我,為我解惑了嗎?”
而佛陀卻說:“你現在已經有答案了。”說後佛陀把他請出門外。
佛陀的意思其實就是要那個人把重點放在眼前,活在當下。佛法所請講地活在當下,其實就是放下過去的牽絆,遺忘未來地拉扯,把你的全神貫注、把你的能量集中在這一時刻。如此一來你的生命也將因此具有一種強烈的張力。
庫裏希坡斯曾說:“過去與未來並不是‘存在’的東西,而是‘存在過’和‘可能存在’的東西。唯一‘存在’的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