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兩種窮人,一是富有的窮人,二是沒錢的窮人。富有的窮人勞碌一生,時時刻刻為明天做準備,一心計劃著未來,卻忘了把握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當他們老去時,才發現“時不我予”。而沒錢的窮人,卻總是在對未來的幻想中度過一生。富有的窮人或許有許多錢,總在計劃未來中忘記今天的美好,如此一來他們的人生還是很窮。而沒錢的窮人卻在想象中看不到人生的意義,所以他們總是為種種物質發愁。
其實物質財富的擁有與你生活幸福的關係不大,人生的意義也許就是要像佛所講的那樣活在當下,嗅身旁每一朵綺麗的花,享受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而已。
一個負責清掃寺院落葉的小和尚,每天都要早早地起來掃落葉。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是一件很苦的差事。尤其在深秋初冬的時候,每當風起,樹葉總會隨風飛舞,而小和尚也要在寒冷的風中花更多的時間把樹葉掃完。小和尚一直在尋找著更好地掃落葉的辦法。
一天,有個和尚開玩笑地對小和尚說:“你可以在打掃之前先用力的搖樹,把落葉都搖下來後再掃。這樣一來明天就不會再有葉子了。”小和尚聽後感覺很有道理,於是第二天他起得很早,使勁地搖樹,然後他把所有的落葉都掃得幹幹淨淨,心裏想著明天不用再掃落葉的小和尚心裏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裏一看,傻了,地上還是有那麼多的落葉。於是他還用力地搖起來,希望把明天的落葉在今天掃淨。
但第三天,小和尚還是隻看到同樣多的落葉,正在他傷神之跡,寺院裏的老禪師走過來對他說:“傻孩子,不管你今天怎麼用力地搖,明天的落葉還是會像今天一樣落下來。”
於是,小和尚想到,自己搖動樹希望樹葉全部掉下來的願望就如同人們對明天、對未來的種種欲望一樣,就像落葉一樣,不管你怎麼想得到,怎麼用力搖都不會在今天就落下來。
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不管是物質也好、希望也好,唯有認真地活在當下。而當下的簡單意思就是說,你要把心靈放在你現在待的地方、做的事和生活的人上,並全心全意認真地去品嚐、投入,這才是人生最正確的態度和觀念,也就是佛所說的:“活在當下”。
是的,昨天的種種已經過去,就像明天的樹葉不會提前飄落,不管你是多麼希望他們改變,那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個人不應該懊悔昨天,也不應該隻期待明天,用今天的光陰做著明天的事情,這其實是一種愚蠢的做法。佛給予的“活在當下”的指示,悟與不悟,懂不懂,全在乎於“心”了。
如果說人生像在走鋼絲繩,那麼,你的左邊就是過去,右邊就是未來,而腳下的繩子就是當下。你站在懸空的繩子上,不管是左邊還是右邊,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對你來說都是危險的。你的過去也許像曾經茂盛的大樹,種種的經曆和枝葉都有可能成為你的牽絆。而未來不管是否會有落葉,或者重生,也都不會在今天就實現。
說到這裏,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是每天都在吃飯、走路、睡覺、娛樂嗎?每天我不都在與當下做伴嗎?話雖然說得不錯,而且從表麵看來的確是如此,但你仔細想想,你是否總急急地追趕著一個又一個的物質目標,想著明天有更偉大的誌向等你去完成。你是不是都心不在焉、若有所思想著名利中無法專注於“現在”了呢?我們的心早已經被這些汙染,我們看不到自己的當下,我們隻被無限的欲望牽引,朦朧地前行。
弘一大師寫的《山色》中有這樣的句子:遠看山色蔚如藍,近看山色鬱然翠,山色非變,山色如故,蓋目力有長短,是幻非幻,萬法皆然……但是,像弘一大師這樣的見解的人又有幾個呢?
社會的複雜已經汙染了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這個巨大的旋渦中迷失自己,我們在爭名奪利中頭昏腦漲,表麵上狂歌豪飲,內心卻空虛苦悶,不知道自己在哪裏,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我們的心已經被社會所染,真是“青山本不老,為雪白頭;綠水原無憂,因風皺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