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抱怨朋友
友誼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情感,我們需要朋友的友誼並不亞於我們對愛情的需要。很多人從兒時起便擁有和體驗著友誼帶給我們的快樂。記得梁實秋在《談友誼》裏曾這樣說:“朋友居五倫之末,其實朋友是極重要的一倫。所謂友誼實即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關係,其中包括了解、欣賞、信任、容忍、犧牲……諸多美德。”可是,我們能夠完全做到梁實秋所說的那諸多美德嗎?現實中我們麵對友誼總是希望對方給予我們更多,而很少靜下來想一想在你要求得到朋友給你更多的了解、欣賞、信任、容忍與犧牲時,你自己是否也可以在對方需要時做得到這一切?
常有人欣賞這樣一種友誼:“君子之交淡若水。”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真正能夠長久保留下來的友誼往往都是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如果過分親密了,涉足了對方太多的個人空間,就會發生一些矛盾,那麼,總有一天這份友誼會被破壞在種種的誤會之中。
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樣也不會有十全十美的朋友,我們不能把對朋友的期望都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因為那樣對於朋友來說是一種很沉重的負擔。朋友不光是你發泄悲傷與苦悶時的垃圾筒,也不光是你分享快樂時的好同伴,他同樣也需要得到你的關注與安慰。
假如有一天,你的朋友背叛了你,你大可不必為此而傷心氣憤,故作姿態式地大肆抱怨或痛罵人家,還要對友誼做出懷疑,甚至不再相信友誼的存在。你應該想一想到底是什麼讓你遭受了背叛,還是你自己給了人家背叛你的動機。那麼,在你與背叛你的那個人之間真的存在友誼嗎?還是你或他隻不過是為了某些原因而借用了“友誼”的幌子。
假如有一天,你想要做一筆投資,你急需用錢。而當你向你的朋友開口借錢的時候,朋友沒有如你所願把錢借給你,你也不應該為此而與其恩斷義絕。想一想或許是因為朋友也有自己的苦衷或許真如他所說的那樣,他真的沒有多餘的錢借給你。在靜下來時你不妨問問自己,假如換作是你在他需要之時也不一定做到傾囊相助吧。
假如有一天,你發現你一直真心相對的朋友突然對你敬來遠之,甚至是在故意躲避與你的相見。那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你過於侵犯了朋友的隱私,或者是在不知不覺中扮演了一個煞有介事的規勸者的角色。要知道,朋友之間是需要保持一定距離的,如果你總是追根問底,事事都想了解個一清二楚,這樣不但不能增強你與朋友之間的友情,反而會使對方對你心生戒心,懷疑你有其他目的,放棄與你繼續交往。
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作為朋友你確實更應該懂得對方的個性超出其父母及老師。但還需要你把持還一個度,最好能在不侵犯對方的隱私的情況下給予更多的支持與幫助,這樣你們的友誼才會天長地久。
誤會是扼殺友情情的最大殺手,很多人失去最真摯的朋友並不是因為對方深深傷害了自己,而是因為彼此間出現了某種誤會。消除誤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理解和溝通,當你與朋友之間出現矛盾時,千萬不要隻是抱怨對方,埋怨對方,要及時溝通,並對對方的難處給予理解。如果能這樣去做,那麼在消除誤會的同時,你與朋友之間的友情也會得到升華。
平平與小南是住在同一個院子裏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們之間的友誼從上小學時小南家搬過來的那一天便開始了。平平從來都不曾懷疑過自己與小南之間的友情,甚至鄰居們都說她們兩個好得就像親姐妹一樣。兩個小姑娘終於長成了大姑娘,高考後小南被北京的一所學校錄取了,而平平隻考上了當地一所普通大學,盡管兩個人都不願意就此分開,但是麵對現實她們不能夠改變什麼。
就這樣小南在平平戀戀不舍的眼神中登上了遠去的火車,平平與小南從那一刻開始都翻開了自己人生全新的一頁。四年的大學生活給了她們許多的改變,不論是知識還是心智她們都得到了相應程度的成長。但是這一切並沒有給她們的友誼帶來太大的影響,她們仍舊經常在網上分享彼此的快樂與心事,她們分享著大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關於自己未來的夢想,上課時逗笑的老師,追求自己的男生,還有自己喜歡的男生等等。總之,她們很感謝網絡帶給她們的方便,盡管不能夠在同一所學校但她們好像彼此從沒有變得陌生。時間過得很快,她們就像所有的大學生一樣,通過了人生當中重要的一關,前麵等待她們的將是為她們敞開的社會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