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是想從那人身上得到些什麼,我想得到些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寶物,我真的做到了。我得到了我為他做事而他卻不能給予我任何報答的那種情感。那是一種在事過很久以後,依然在他心靈深處閃爍、歡唱的情感!
在人類的行為中有一條極為重要的規則,我們若遵守規則,則會避免很多麻煩。實際上,假如我們能切實遵守這條規則,那我們就會擁有眾多朋友和永久的快樂。一旦你違反了,就會即刻出現麻煩。這條規則是:永使對方感到重要。我們前麵已提到,杜威教授說“:價值的欲望是人性中最根本的衝動。”詹姆斯教授則說“: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能就是渴求別人的重視。”我已明確指出:正是這種衝動使我們與動物不同,也正是這種衝動的本身帶來了人類的文明。
幾千年來,哲學家們曾努力思考人類關係的規則,而從所有的思考中,隻得出了一條重要的理念。這不是新的,而是同曆史一樣古老的:所羅亞斯特在三千年前的波斯向他的教徒們宣講的;孔子在二千四百年前的中國教導的;道教始祖老子在漢水流域向弟子教授的;在公元前五百年釋迦牟尼在恒河兩岸傳布的;比此更早一千年的印度教經典中教的;在一千九百年前,耶穌在猶太王國山中傳播的;耶穌將它概括為一個思想,這可能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規則,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想得到你所接觸人的讚許,你想得到別人對你真正的價值的承認,你想得到在你周圍這個小天地的一種重要感覺。你不需聽那卑鄙、虛偽的奉承,但你實在渴求真誠的讚賞。你需要你的朋友和同事能像史考伯說的“:真誠讚許,慷慨稱道。”這是我們都想要的。因此,我們必須遵守那金科玉律:把你想要別人給你的,給予別人。
怎麼做?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答案則是:無論何時,無論何地。譬如,我曾向電信城的一名谘詢員問蘇文的辦公室在哪,他穿著整潔的工作製服,並為回答的方式很得意,他清晰地答道:“蘇文,(稍停)十八層樓,(稍停)一八一六號房。”
我奔向電梯,隨即暫停,返回說“:我為你回答我問話的極佳方式表示祝賀,你回答得非常簡潔明確,做得像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家。”他非常高興地告訴我,他為何每次稍稍停頓,以及為何每句都說得那樣明白準確,他說著並神氣地將領帶略為拉高,當我輕快地上十八層樓時,我獲得一個感覺,感覺這天下午我使得人類幸福的總重量上,又增多了一點。
你大可不必等你當上了駐法大使,或大學生俱樂部的海濱野餐委員會主席時,才去實施你讚賞的理念。你幾乎每天都能做出奇跡來。比如,假如我們要法式煎薯時,女服務員卻拿了糊薯給我們,那我們就說:“對不起,得麻煩你了,可我喜歡吃法式煎薯。”她會回答說“:一點都不麻煩。”並會樂意為你換,因為你向她表示了尊重。
有些短小的語句,例如“對不起”、“麻煩你”、“費心”、“請您”、“可否”、“謝謝你”,諸如此類的禮貌用詞,會給我們苦悶、乏味的生活齒輪上加油,而這也是良好品格的標誌。
你看過凱恩的小說嗎?《基督徒》、《曼島法官》、《曼島人》。這些都是很暢銷的小說,有成百上千萬人看過。他是一個鐵匠的兒子,一生沒受過八年以上的學校教育。但是,當他辭世時,他卻是從古到今最富有的文人。
凱恩喜愛詩詞,因此,他讀完了羅塞蒂的詩,並寫了一篇演講詞,用來讚頌羅塞蒂藝術的成就,還送給羅塞蒂本人一份。羅塞蒂非常喜歡。他可能想道:“無論是哪個青年,對我的才能有如此崇高見地的,定會是聰慧過人的。”因此,羅塞蒂請這個鐵匠的兒子到倫敦來當他的秘書。這可是凱恩一生的轉折點。由於他的職位,使他能有幸結識當代許多文藝家。他們的建議令他受益匪淺。從他們的激勵中獲得奮進的能量,他開始文學創作事業,並因此名揚天下。
他的家——格呂巴堡在曼島上,成為世界各地旅遊者的勝地。他的遺產有二百五十萬元。可有誰知道,假如他沒有寫那篇名人讚賞文,或許他會窮愁潦倒,無聞而亡。
這就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讚賞力,這是多麼偉大的力量。
羅塞蒂認為自己很重要,這不必大驚小怪。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己極為重要。
你認為你比日本人優越嗎?事實上,日本人自以為比你更優越。譬如:一個傳統的日本人看見一位白人和一位日本女人跳舞,他會很憤怒。你認為你比印度人優越嗎?這是你的權利。但是上百萬的印度人會覺得比你優越很多。他們不願屈尊接觸你這異教徒的身影所遮地而玷汙的食品,從而令他們受到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