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和諧家庭的催化劑——協調的工作(1)(2 / 3)

3.男人是家庭和諧的橋梁

按中國的傳統習慣,父母是自家人,子女是自家人,而妻子是外來人。因此,如何處理好與這個外來人之間的關係就成為家庭矛盾的主要焦點。夫妻關係自不必說,本是自己的另一半,兩性相吸,互相配合得越緊密越好;子女更不必說,自己的骨血,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的,何況人乎?最後剩下的就隻有媳婦與公公婆婆的關係,而公公和媳婦是需要避嫌的,有意見也不會說,因此,家庭矛盾演化到最後焦點就變成了媳婦和婆婆這兩個外來女人之間的矛盾。從人的本性上講,這兩個女人之間是有“深仇大恨”的,媳婦奪走了婆婆的寶貝兒子,婆婆決不甘心放棄自己養育了二十多年的成果,於是便出現了婆婆和媳婦掉到河裏先救誰的難題,這是媳婦的悲哀,也是婆婆的悲哀。一個男人在做好兒子與做好丈夫之間左右為難,最後是兒子是不孝的兒子,丈夫是無能的丈夫,兩個女人都非常失望。這是個永恒的難題,難就難在兩個女人都是愛,有一個不愛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因此,男人要做的就是把這兩份愛對接起來,而不是對立起來,在中間架起一座愛的橋梁,讓兩個女人直接相愛,自己就可以在一邊偷偷地樂了。

女人在家中的位置

現代社會中,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起了根本的變化,她從原來的依附和從屬的地位變成了獨立和主導的地位。人們常說:沒有男人的家庭是一個虛弱的家庭,而沒有女人的家庭根本不能稱其為家庭。可見,女人對家庭的作用比男人更為重要。

當一個女人呱呱墜地的時候,這個女人已經成了她父母的女兒。女兒是女人在家庭中的第一身份。這是老天賜於的逃都逃不掉的自然身份。

做著女兒,接著就做妻子。做妻子是一個女人真正進入生活角色的開始,真正走向獨立的開始,真正走出嗬護的開始。這是女人進入生活的一次重大轉折。她從沒有責任,開始承擔責任;從沒有負擔,開始接受負擔;從無憂無慮,開始變得有所顧忌;從倍受嗬護走向對他人的嗬護。這些都是悄悄而來的,自然而來的,即使她想到了這些,也對這些毫不留意。對一個一直在嗬護下長大的女人來說,她並不真正懂得這些將給她帶來什麼,她有明顯的準備不足,她對將要到來的意外毫不設防,就像對突如其來的襲擊毫不在意。

老天是很會作弄人的,在這重大的轉折時期,他並沒有給女人一個緩慢的,可以逐漸接受的過渡,而是把一個似乎更大的嗬護賜給了她,把她被嗬護的感覺推上巔峰。這個巔峰就是做妻子的前奏——戀人。

戀人是女兒走向妻子的過渡身份。這個身份對女人來說至關重要,它是女人決定自己第二次命運的關鍵身份。對女人來說,它比第一次決定——出生——更具有決定一生幸福的重要意義。如果說第一次決定是由天的,第二次決定則是由人的;如果說第一次決定是不可更改的,第二次決定是可以自己把握、自己選擇的。不過這個選擇一般並不輕鬆。這個選擇常常受到時代、社會、家庭、親戚朋友等等方麵的製約和影響。這個選擇雖是自主選擇,又有很多無可奈何的因素。因為決定自己屬於誰的戀人自己隻有一半的權力,另一半的權力在別人手中。

無論怎麼說愛情是一個女人必經的人生門檻,它刺激、浪漫、誘人,它使每一個女人都無法抗拒,它讓每一個女人感到徹骨徹肉的嗬護,甚至覺得找到了自己的最大依靠和終身歸宿。它讓女人義無反顧地為了愛情走向家庭,讓戀人同時變成媳婦,變成弟妹,變成嫂子,不會在意妻子、媳婦是一個怎樣身份,它會不會給自己帶來不幸。因為愛情能輕易的用熾熱的感情,給當事人蒙上了一層溫馨的迷霧。

如果說女兒是一個充滿嗬護的身份,那麼戀人就是一個充滿幸福的身份,因為戀人常常被當作吉祥、喜慶的征兆,它是成家立業,添丁進口的前奏,人們對它充滿了希望和期待。所以戀人接受到的多是微笑、讚美、禮品和祝福,戀人又怎麼能不感到幸福呢?

當女人從戀人過渡到媳婦之後,女人才發現自己的世界已經隨著身份的改變發生了自己難以想象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