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和諧家庭的催化劑——協調的工作(1)(1 / 3)

男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家庭是人生大舞台,我們在家庭中都在充當著怎樣的角色,是否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在幫朋友解決一則家庭糾紛後,就此家庭這一個案淺抒己見,希望拋磚引玉引出朋友們獨到的看法。

男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身兼數種角色。單就家庭而言,他們既要做一個好兒子,又要做一位好丈夫,還要做為一個好父親。兒子對於父母是一種驕傲,是一種責任;丈夫對於妻子是一種幸福,是一種依賴;父親對於兒女是一種嗬護,是一種安全……多種角色賦予了男人在家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承載了父母的歡笑,妻子的快樂,兒女身心的愉悅。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男人在克服著內心極度的壓抑,極力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們也常常發出心太累的呐喊,麵對著各自不同的家庭氛圍,他們心力憔悴地奔波於母親與妻子的無休止的戰爭中,他們極力逃避著身心的疲憊,以各種方式宣泄著內心的憤懣與煩躁,行為出軌、家庭暴力都成為了他們宣泄的理由……靜觀那些身心疲憊的男人,是什麼使得他們的生活變得如此的糟糕?找不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工作缺乏藝術性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作為孝子需講孝道,在父母身體健康,經濟寬裕的情況下,他們需要的是精神的安慰,一首《常回家看看》,道出了老人們孤獨的需要。老人也並非聖賢,他們善解人意,關愛兒女者有之;自私偏頗不容外人(媳婦)者也大有人在,往往是後一種老人給孩子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煩惱,作為兒子、丈夫處理不好婆媳關係就會無休止的引發家庭戰爭。作為丈夫需講藝術,擁有賢惠善良的妻子要懂得珍惜;擁有自私狹隘的老婆要學會調教。妻子善良,父母刁鑽應學會站在妻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一味的強求妻子去做她以無法承受的事情,用妻子的痛苦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成就一個虛偽的社會形象,用冒險犧牲家庭的代碼換取內心煩躁不安的虛榮,最後收獲的是自己的無奈、哭泣,父母的責罵,妻子的怨恨,孩子的恐懼,家庭的大廈搖搖欲墜。麵對自私狹隘的妻子,難得糊塗,好言哄騙,為妻子貼金,明一套,暗一套也不失為一種避免戰爭的策略。

做為一個男人難,做好一個男人更難!處理好兒子、丈夫、父親的角色關係需要智慧、需要包容、需要理解、需要體會、需要反思、需要博大的胸懷、需要剔除所有掩蓋本質的虛榮,活出生活的自我,不被外人的星星語語左右內心的浮躁。孝有道、愛有術、家庭需要不斷的建設!

男人是家庭的核心成員,用中國古代的傳統觀念看,男人是家庭的支柱,是家庭繁榮發展的主線。因為女人是娶進來的,孩子是隨父姓的,這個家一直跟著男人往下延續,一直叫王家或李家。

現代社會女人的地位迅速提升,女不進男家,男也不進女家,在天涯海角搭個窩,那就是男女雙方的家,女人與男人平起平坐,有的還超過男人成為家庭的主要支柱。孩子也不知道該隨誰的姓,幹脆姓李王或王李,不知道這會不會成為一種趨勢?

雖然社會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但幾千年的封建傳統和觀念還一時難以徹底改變,男人和女人的性別優勢和劣勢依然如故,大部分男人和女人還在原來的軌道上向前滑行,男人還在一如既往地履行著自己的家庭職責。

1.男人是家庭的精神支柱

精神是人類的高級世界,一個家庭的支柱首先是精神支柱,精神健康,家庭才會正常運轉,精神出了問題,家庭就要生病。每一個家庭在社會上都要經受社會的風霜雪雨的考驗,生活的壓力首先是精神的壓力,物質的壓力也會轉化為精神壓力,這都需要有人來扛,這個人應該是家庭中的男人,他必須為這個家庭撐起一片精神的天空,必須為這個家遮風擋雨,必須為這個家排憂解難。一個好的精神支柱應該是家庭前進道路上的領航員,攻堅戰中的爆破員,災難中的消防員,慢慢長夜中的安全員。

2.男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

本來家庭有內外之分,男人和女人有主外與主內之別。但現代社會打破了這一界限,女人和男人一樣工作、掙錢,男人的經濟支柱作用正在消失,越來越多的女人成為家庭經濟的卓越貢獻者,有的還替代男人成為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這既是男人的悲哀,也是社會的進步,不管男人高興不高興,願意不願意,答應不答應,社會的潮流如滔滔的江水不可阻擋。但是,到目前為止,女人能夠很好地自立的還隻是一少部分人,更多的女人還在依靠男人生活。因此,男人不必為女人掙錢多而苦惱,也不必為需要養家而煩心,既來之,則安之,錢多,我高興,錢少,我努力,男子漢大丈夫能大能小,能屈能伸,隻要家庭幸福,男人做不做支柱又有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