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健康家庭的營養品——持續的教育(5)(1 / 3)

4.學習與快樂是可以走向一致的。從本質上講,學習本身並不導致不快樂,導致不快樂的其實是學習壓力過大造成,在影響孩子快樂的原因中,學習壓力大排在第一位占53%。教師的工作就是要通過努力讓孩子品味到學習中的快樂。我們都有過沉迷於閱讀的經曆,有時別人叫我們都聽不見。或者我們在專心和朋友說話、在打球,經常會幾個小時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這時無論我們在踢球也好,雕刻也好,寫詩也好,學習也好——我們對於手頭上的事情是用一種全神貫注的態度,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打擾我們,或是使我們分心。當我們做自己喜愛的事業時,可以在享受的過程中取得事業的進步。同樣,一個熱愛學習的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創造的快樂,而這快樂也可以幫助他取得好成績,幫助其獲得未來的幸福。但現實教學中,很多的學生不是感到焦慮,就是覺得乏味,因此他們無法享受學習過程或是發揮出真正的潛力。由於孩子的壓力太大了,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而導致學校作業帶來的隻有痛苦,焦慮,以及不幸福。孩子被迫去隻注重結果,而不是過程,隻是終點而不是旅途。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很快的便會變成忙碌忙碌奔波型,他們終身感受不到忘我的享受的界。因此,我們要努力幫助孩子減輕學習壓力和負擔,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讓孩子明白掌握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5.幸福學習並不是逃避挑戰與困難,而是要麵對挑戰應對困難。由於把奮鬥和痛苦錯誤的同化,老師和父母容易犯兩種通病,一是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二是把他們和所有的挑戰隔離。在給孩子製造“舒適”生活的過程裏,這些父母們剝奪了孩子奮鬥的機會,同時也是剝奪了他們去體驗成功以及克服困難的經驗,最終剝奪了孩子的至高財富——幸福。“我們應該教育所有的孩子:生命裏真正的幸福和成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付出與努力,而不是借助旁人的幫助。”如果家長們幫著孩子逃避問題和挑戰,結果會是未來的不幸福。“人類最大的詛咒,就是事事順心如意,無須努力,最終導致希望破滅,再無奮鬥之心。”當受到挑戰時,孩子其實和大人一樣,他們會在成功中找到意義,並且享受努力的過程。掙紮,困難,和挑戰是一個豐富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並沒有什麼捷徑。幸福麵前人人平等。

構建幸福課堂就是要把課堂打造成孩子喜歡的孩子們理想中的好地方,成為他們天天向往的地方,進入課堂就歡呼雀躍,而不是愁眉苦臉,這才是理想中的好課堂。如果孩子厭煩了上課,那麼,我們的教學還沒有開始,就已經失敗了。

建立一個學習型家庭

所謂學習型家庭,是指家庭成員具有學習意識、學習習慣(包括向實踐學習和向書本學習兩種形式),將學習作為自身發展和提高家庭生活質量的需要,家庭中充滿互動、互學的學習氛圍,形成了培養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學習型家庭包括以下四方麵具體內容:

1.家長具有一定的責任感、上進心、時代感,有教育好孩子的意識、信心、設想,有培養孩子的目標,更有教育孩子的措施及行動。

2.家長具有學習意識,有提高自身素質的需求,能堅持進行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習;能自覺進行家教理論、方法的學習。

3.家庭能采用多種學習形式,如閱讀家教類的報刊雜誌,觀看電視上家教類的節目等。

4.家庭具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家長能為孩子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家庭成員間具有互動、互學的風氣;家長具有勇於實踐的精神,並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調整、發展,提高實踐效果。

我們遵循家庭成員學習,父母帶頭學習的原則。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家庭教育知識內容。以促進家庭成員的全麵發展和家庭生活質量的顯著提高為目標,響應全社會“知書達理,知書達富,知書達睦”和“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的兩個口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探索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整合和利用現有的家庭學習資源,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努力實現家庭生活學習化,家庭成員知識化和家庭教育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