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林庭之恨(1 / 2)

大楚王朝昌平四年,這注定是一個不平靜的年份,帝連下數道聖旨,引起了軒然大波。

“大楚前鎮國侯蘇安世,深受兩朝皇恩,不思報效,結黨營私,私攬兵權,暗蓄死士,妄議君王,聯接藩王,私扣軍需,有悖皇恩,圖謀不軌,今將蘇氏一門盡皆下獄,蘇安世秋後問斬,蘇安世之三子貶為庶民,其家中奴仆男丁,凡滿13歲以上者,皆發往邊關,其女眷凡蘇氏者,發配……”

除了賜給蘇家的這張聖旨,還有十幾張聖旨發下,蘇派將領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壓,除了極少數的人因為有著不錯的能力被留任之外,大多數的人非貶即謫,空出的位子很多,迅速換上了一批皇帝的心腹。

除了蘇氏一門,皇帝並沒有真正殺幾個人,隻是,死的人卻不少,在這其中,征北將軍林庭出力最多,也許是因為妹妹林玉容的意外橫死,也許是想要趁此機會擴張自己的兵權,他在迅速控製邊關情勢之後,將那些心有不甘的蘇派將領盡數斬殺一空,一時間,血色盡染皇朝。

等到楚鳴昱反應過來的時候,林庭已經將該殺的,不該殺的人都殺光了,隻能將錯就錯,對林庭處以降職罰金的不關痛癢的處罰,邊關兵權無奈地盡數集中於林庭之手,對皇帝來說,唯一的好處,便是從側麵解決了邊關多年內鬥的情況,使邊關情勢趨於穩定,此後,林庭正式成為了繼蘇安世之後,皇朝中僅次於帝王的擁兵數量最多的將領。

暗處的不少人都將自己的勢力收斂,隻等著皇帝和林庭之間的矛盾激化,爆發,從中尋找機會,可惜,他們注定失望。

皇帝對林庭雖然沒有什麼示好的表示,卻也沒有任何要動手的跡象,而林庭,不論心中如何,表麵上,還是忠於皇室的,這種微弱的平衡便這樣維持住了,昌平四年的歲月,在人們驚懼的心理中,一日日流過。

三位藩王的駐地也都是一片風起雲湧,楚鳴昱並沒有直接撤藩,卻因為蘇安世的事情找到了把柄,正式下達旨意,開始鯨吞蠶食起他們手中的權利。

“秦川王楚先煇,忝為皇室子弟,朕之親眷,卻與朝中亂臣蘇安世聯結,意圖不軌,本擬重罰,念其年事已高,特收回其秦川駐地統軍之權,令派……”

“東陵王楚先烘,忝為皇室子弟,朕之親眷,卻與朝中亂臣蘇安世聯結……”

“河洛王楚先煬為皇朝穩定多年征戰,勞苦功高,今知其身體不適,無以繼續坐鎮河洛,特擢世子楚洛離繼承河洛王之位,望其繼承其父之誌,繼續為朝廷盡忠!”

蘇安世的倒台,加上林氏表麵的效忠,讓楚鳴昱手中的軍權真正超過了三位藩王,動手也便是早晚的事情了。

“林氏玉容,自進宮後賢良淑德,侍帝誠摯,救駕有功,追封其為皇貴妃……”

“蘇氏清影,自為後以來,不思回報聖恩,刻薄妃嬪,敏妃橫死,婉嬪流產,多有其影,內宮幹政,與其父蘇安世相勾結,無德繼續為後,今廢其皇後之位,本應驅逐宮外,念其育有子嗣,遷於幽蘭殿,潛心禮佛,以贖其罪。不得朕詔,不得相見!”

比起朝堂中的那麼多道關係到南楚格局,朝臣調動,勢力分布,多少人的身家性命的聖旨。追封死去妃嬪和廢去一個沒有了娘家勢力的皇後的旨意,除了後宮中受到些震動,多少女子拍手稱慶之外,大多數的人都不在意。